字词 | 臚 | |||||||||||||||||||||||||||||||||||||||||||||||||||||||||||||||
释义 | 臚lú ㄌㄨˊ 卷四肉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肉部 20画 U+81DA 臚 甫無切 胪 膚 臚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力居切頁碼第129頁,第16字續丁孫 臚
膚
附注段玉裁注:「今字皮膚從籀文作膚,膚行而臚廢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連於反頁碼第333頁,第6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按:此字亦音閭,故《漢書》用「鴻臚」字,今人亦言「皮臚」也。 反切………頁碼第333頁,第7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甫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67頁,第5字許惟賢第298頁,第2字
段注今字皮膚從籒文作膚。膚行而臚廢矣。《晉語》。聽臚言於市。史,《漢・臚句傳》。蘇林曰:上傳語吿下爲臚。此皆讀爲敷奏以言之敷也。《史記》。臚於郊祀。《漢書》。大夫臚岱。韋昭辨《釋名》。鴻,大也。臚,陳序也。謂大以禮陳序賔客。此皆讀爲廷實旅百之旅也。劉熙《釋名》。鴻臚。腹前肥者曰臚。以京師爲心體。王矦外國爲腹腴。以養之也。此讀爲夏右腴之腴。皆假借也。其本義則皮膚也。 从肉。盧聲。 段注甫無切。五部。
段注經籍通用此字。《禮運》曰:膚革充盈。引伸爲狼跋文王之膚美,爲六月之膚大,爲《論語》之膚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即膚。旅擯即臚擯,賓相也。故鴻臚寺之意乃賓相也。臚即旅。 朱二鴻臚寺(漢武帝始)乃旅之假。「大夫臚岱」亦借「旅于泰山」之旅。醫書「臚脹」,臚讀敷,與敷同,大也,訓美。 錢一鴻臚(鴻臚寺,為外國使臣之儐相故也)、臚句,臚言等臚字皆旅之借(旅,擯也)。膚訓美訓大者,由臚義而引申。 臚字的相关索引
臚lú ㄌㄨˊ 正文・未集下肉部共2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下 肉部 22画 U+81DA 臚 胪 臚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86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998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964頁,第36字 音《唐韻》:力居切;《集韻》、《正韻》:凌如切,𡘋音閭。 例又,《廣韻》:腹前曰臚。 例又,《玉篇》:臚,𨻰也。 音又,《正韻》:傳也。〈晉語〉:聽臚言於市。〔註〕臚,傳也。 例又,官名。 音又,《韻會》:兩舉切,音膂──與旅同。 例又,《正字通》亦作盧,《唐書・和逢堯傳》鴻臚作鴻盧。 音《正字通》:《說文》臚从肉盧聲,孫氏力居切,籀文作膚,義同音別,二文宜竝存。臚音盧,膚音趺,皮膚通作皮臚,臚傳必不可言膚傳,鴻臚必不可稱鴻膚,各從其類,則言義兩無殽互。 注解〔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臚〕字拼音是l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盧。 〔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ú] ⑴ 皮肤。《説文•肉部》:“臚,皮也。”⑵ 肚腹前部。《急就篇》:“寒氣泄注腹臚脹。”《廣韻•魚韻》:“臚,腹前曰臚。”⑶ 额头。《雲笈七籤》卷十一:“七液洞流衝臚間。”⑷ 陈述;宣布。《漢書•禮樂志》:“殷勤此路臚所求。”⑸ 传;传语。《集韻•魚韻》:“𨇖,傳也。通作臚。”⑹ 陈列;列举。《廣韻•魚韻》:“臚,陳序也。”㈡ [lǚ] ⑴ 通“旅”。古代祭名。《史記•六國年表》位在藩臣而臚於郊祀。”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臚lú ㄌㄨˊ 月部共20画左右结构U+81D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胪 月部 20画 16画 左右结构 EHAL 86 、 EHLL 98 BYPT QIKL 71212 无 U+81DA 35112153152512125221 撇、横折钩、横、横、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竖、竖、横 㱺 、 胪 、 膚 、 𥀵 、 𨇖 臚字概述〔臚〕字拼音是lú,部首是月,总笔画是20画。 〔臚〕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盧”或“"⺼"、盧”。 〔臚〕字仓颉码是BYPT,五笔是EHAL86,EHLL98,四角号码是71212,郑码是QIKL。 〔臚〕字的UNICODE是U+81D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242,UTF-32:000081da,UTF-8:E8 87 9A。 〔臚〕字异体字是㱺、胪、膚、𥀵、𨇖。 臚的笔顺Loading... 臚的意思全部lú1lǚ2 臚胪1lúㄌㄨˊ基本解释①皮肤。《説文•肉部》:“臚,皮也。” ②肚腹前部。《急就篇》:“寒氣泄注腹臚脹。”《廣韻•魚韻》:“臚,腹前曰臚。” ③额头。《雲笈七籤》卷十一:“七液洞流衝臚間。” ④陈述;宣布。《漢書•禮樂志》:“殷勤此路臚所求。” ⑤传;传语。《集韻•魚韻》:“𨇖,傳也。通作臚。” ⑥陈列;列举。《廣韻•魚韻》:“臚,陳序也。” 臚胪2lǚㄌㄩˇ基本解释◎通“旅”。古代祭名。《史記•六國年表》位在藩臣而臚於郊祀。” 臚字的翻译
臚的国语辞典解释臚胪lúㄌㄨˊ详细解释名 1.皮肤。 《说文解字•肉部》:“胪,皮也。” 2.上腹部。 《广韵•平声•鱼韵》:“胪,腹前曰胪。”汉•史游《急就篇•卷四》:“寒气泄注腹胪胀。”唐•柳宗元〈志从父弟宗直殡〉:“得上气病,胪胀奔逆。” 动 ◎陈列。 《广韵•平声•鱼韵》:“胪,陈序也。”《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胪于郊祀。” 形 ◎流传的、传述的。 《国语•晋语六》:“风听胪言于市。”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臚的两岸词典解释臚胪lúㄌㄨˊ详细解释1.〈书〉皮肤。 2.〈书〉腹部。 得上气病,胪胀奔逆(唐‧柳宗元〈志从父弟宗直殡〉)。 3.〈书〉陈列;罗列。 今仅胪列其要,以俟采择焉(《福惠全书‧卷六‧钱谷部‧总论》)。 4.〈书〉流传;传述。 风听胪言于市(《国语‧晋语六》)。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臚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