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磻 | |||||||||||||||||||||||||||||||||||||||||||||||||||||||||
释义 | 磻pán ㄆㄢˊ bō ㄅㄛ 卷九石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九 石部 17画 U+78FB 磻 博禾切 磻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九下反切博禾切頁碼第313頁,第10字續丁孫 磻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八反切補陀反頁碼第778頁,第5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亦見《都賦》。又,磻冢,山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九下反切博禾切古音第十四、十七部頁碼第1808頁,第4字許惟賢第790頁,第10字
段注隿者,𦅾射飛鳥也。𦅾者,生絲縷系矰矢而以隿䠶也。以石箸於𦅾謂之磻。《戰國策》。被礛磻。引微𦅾。折淸風而抎矣。 从石。番聲。 段注博禾切。十四十七二部合音也。《玉篇》、《廣韵》碆字同此。 磻字的相关索引
磻pán ㄆㄢˊ bō ㄅㄛ 正文・午集下石部共17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下 石部 17画 U+78FB 磻 磻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03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836頁,第39字 標點整理本: 第796頁,第26字 音《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𡘋音盤──磻溪,太公釣處,在鳳翔虢縣。 音又,《唐韻》:博禾切──同「碆」。 音又,《集韻》:補過切,音播──石名,可爲失鏃。 注解〔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án、b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番。 〔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án] ⑴ 〔~溪〕a.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东南;b.地名,在中国浙江省。㈡ [bō] ⑴ 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磻pán ㄆㄢˊ bō ㄅㄛ 石部共17画左右结构U+78FB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汉语字典 石部 17画 12画 左右结构 DTOL MRHDW GPKI 12669 无 U+78FB 13251343123425121 横、撇、竖、横折、横、撇、点、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竖、横 碆 、 磻 、 𥮯 、 𦲱 磻字概述〔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án、bō,部首是石,总笔画是17画。 〔磻〕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番”。 〔磻〕字仓颉码是MRHDW,五笔是DTOL,四角号码是12669,郑码是GPKI。 〔磻〕字的UNICODE是U+78F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971,UTF-32:000078fb,UTF-8:E7 A3 BB。 〔磻〕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931。 〔磻〕字异体字是碆、磻、𥮯、𦲱。 磻的笔顺Loading... 磻的意思全部pán1bō2 磻1pánㄆㄢˊ基本解释◎〔~溪〕a.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东南;b.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磻2bōㄅㄛ基本解释◎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 磻字的翻译
磻的国语辞典解释磻pánㄆㄢˊ详细解释◎参见“磻溪”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磻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pán1bō2 磻1pánㄆㄢˊ详细解释◎用于地名。磻溪,水名,在今陕西宝鸡县东南。 磻2bōㄅㄛ详细解释◎〈书〉古代系在丝绳上,用来射鸟的石箭镞。 罝罗不披,磻弋靡用(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磻的字源字形
磻字组词磻礴 磻磎 磻石 磻溪 磻溪六年 磻溪叟 礛磻 流磻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