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汦 | |||||||||||||||||||||||||||||||||||||||||||||||||||||||||
释义 | 汦zhǐ ㄓˇ 卷十一水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7画 U+6C66 汦 直尼切 汦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尼切頁碼第372頁,第20字續丁孫 汦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只耳反頁碼第912頁,第1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春秋左傳》:『物乃汦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尼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234頁,第4字許惟賢第972頁,第6字
段注箸直略切。箸止,有所箸而止也。《土部》坁下曰:箸也。與此字皆从氏。徐楚金引《左傳》物乃汦伏。按《左傳》自作坻伏。杜曰:坻,止也。尋其義當作坁。與汦義略同。葢唐宋以來。氏氐溷淆多矣。 从水。氏聲。 段注按《玉篇》之是切。《廣韵》諸氏切。十六部。大徐直尼切。誤認爲坻字耳。 汦字的相关索引
汦zhǐ ㄓˇ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8画 U+6C66 汦 汦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51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607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554頁,第11字 音《唐韻》:直尼切;《集韻》:陳尼切,𡘋音墀。 例又,蔡邕〈釋誨〉:皇道惟融,帝猷顯丕;汦汦庶類,含甘吮兹。〔註〕汦汦,齊貌。 音又,《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𡘋音只──義同。 例又,《集韻》與坁通。 注解〔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汦〕字拼音是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氏。 〔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ǐ] ⑴ 古同“坻”,停止不动。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汦zhǐ ㄓˇ 氵部共7画左右结构U+6C6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氵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IQAN EHVP VRH 32140 无 U+6C66 4413515 点、点、提、撇、竖提、横、斜钩 汦字概述〔汦〕字拼音是zhǐ,部首是氵,总笔画是7画。 〔汦〕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氏”。 〔汦〕字仓颉码是EHVP,五笔是IQAN,四角号码是32140,郑码是VRH。 〔汦〕字的UNICODE是U+6C6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750,UTF-32:00006c66,UTF-8:E6 B1 A6。 汦的意思汦zhǐㄓˇ基本解释◎古同“坻”,停止不动。 汦的字源字形
汦字组词汦河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