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巾 | |||||||||||||||||||||||||||||||||||||||||||||||||||||||||||||||
释义 | 巾jīn ㄐㄧㄣ 卷七巾部共3画 说文解字 卷七 巾部 3画 U+5DFE 巾 居銀切 巾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銀切頁碼第252頁,第5字續丁孫 巾
附注林義光《文源》:「按:象佩巾下垂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四反切己申反頁碼第646頁,第5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禮》:「左佩帉帨。」帉帨,即巾也,佩之故有糸。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銀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426頁,第2字許惟賢第624頁,第11字
段注帶下云:佩必有巾。佩巾,禮之紛帨也。鄭曰:紛帨,𢂑物之佩巾也。按以巾拭物曰巾。如以帨拭手曰帨。《周禮》。巾車之官。鄭注。巾猶衣也。然《吳都賦》。吳王乃巾玉路。陶淵明文曰:或巾柴車。或櫂孤舟。皆謂拂拭用之。不同鄭說也。陶句見《文𨕖》江淹雜體詩注。今本作或命巾車。不可通矣。《玉篇》曰: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 从冖。 段注巾可覆物。故从冖。《周禮》幂人注。以巾覆物曰幂。 丨象系也。 段注有系而後佩於帶。居銀切。十二部。 凡巾之屬皆从巾。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布帛皆从巾。 錢一凡布帛之類皆从巾。 錢二布帛字皆从巾。 白话解释巾,佩带的饰巾。字形以“冂”为字根,“丨”像系巾的系绳。所有与巾相关的字,都采用“巾”作边旁。 字形解说甲骨文之 巾字的相关索引
巾jīn ㄐㄧㄣ 正文・寅集中巾部共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寅集中 巾部 3画 木 U+5DFE 巾 巾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巾部 武英殿刻本: 第779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327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269頁,第17字 音《集韻》、《韻會》、《正韻》𡘋居銀切,音䘜。 音又,《正韻》:蒙首衣也。 音又,《正韻》:羃也。〈周語〉:靜其巾羃。〔註〕巾羃,所以覆尊彝。 例又,被巾。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註〕婦人領巾也。 例又,《類篇》:衣也。 音又,《正韻》:帉也。 例又,揚子《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巨巾。 例又,《急就篇》〔註〕: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〦⿰ 例又,巾車,官名。 音又,《五音集韻》:姜螼切,音巹──飾也。 音又,《集韻》、《類篇》𡘋香靳切,音焮──義同。 注解〔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巾部。 〔巾〕字拼音是jīn,独体字,五行属木。 〔巾〕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是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n] ⑴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巾jīn ㄐㄧㄣ 巾部共3画独体字U+5DFE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独体字 汉语字典 巾部 3画 独体字 象形字 木 MHK LB LI 40227 1577 2977 U+5DFE 252 竖、横折钩、竖 䘜 、 𫋵 巾字概述〔巾〕字拼音是jīn,部首是巾,总笔画是3画,是独体字。 〔巾〕字是独体字,五行属木。 〔巾〕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是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巾〕字仓颉码是LB,五笔是MHK,四角号码是40227,郑码是LI,中文电码是1577,区位码是2977。 〔巾〕字的UNICODE是U+5DF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062,UTF-32:00005dfe,UTF-8:E5 B7 BE。 〔巾〕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040,属常用字。 〔巾〕字异体字是䘜、𫋵。 巾的笔顺Loading... 巾的意思巾jīnㄐㄧㄣ基本解释◎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围~。领~。枕~。餐~。~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英雄”)。 详细解释名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2.同本义towel。 巾,佩巾也。 —— 《说文》沐巾一。 —— 《仪礼·士冠礼》盥卒授巾。 —— 《礼记·内则》布巾环幅不凿。 —— 《仪礼·士丧礼》静其巾幂。 —— 《仪礼·特牲馈食礼》儿女共沾巾。 —— 《战国策·魏策》归来泪满巾。 —— 宋· 张俞《蚕妇》巾短情长。 —— 清· 林觉民《与妻书》 花巾;小丝巾;巾栉(梳洗用品,即手巾和梳子;梳洗打扮);巾帚(拭巾和扫帚);巾帨(毛巾) 3.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a piece of cloth。 巾袖无光。 —— 唐· 李朝威《柳毅传》簌簌衣巾落枣花。 —— 宋· 苏轼《浣溪沙》巾待于阼阶下。 —— 《仪礼》 领巾;围巾;巾带(古代有功之人的冠服,亦代指功名);巾车(有帷幕装饰的车子);巾衣(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服之以示敬礼);又指古代送葬时引柩所用的布 4.头巾turban。 愆礼巾,所以饰首。 —— 《风俗通》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 —— 《玉篇》羽扇纶巾。 —— 苏轼《赤壁怀古》首戴方山巾。 —— 李白《嘲鲁儒》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 陆游《秋晚登城北门》 巾帻(头巾);巾冠(巾和冠);巾絮(头巾);巾囊(包裹,布袋);巾帽(头巾和帽子);巾卷(古代士族所用的头巾和书卷。引申为士族的代称) 5.巾箱turban box。 巾卷充街。 —— 《文选·皇太子释奠会诗》 巾笈(存放巾帛、书卷的小箱子);巾笥(有巾帛覆盖的箱子);巾衍(放置头巾、书卷等物的小箱子);巾笥(即巾箱);巾箧(巾箱) 动词 ◎包裹;覆盖wrap; cover。 巾,犹衣也。珠丛云:以衣被车谓之巾。 —— 《周礼·巾车》注巾以文绣。(用绣巾盖着。) —— 《庄子》 巾幂(用来覆盖礼器的布帛。引申为“覆盖”) 巾字的翻译
巾的国语辞典解释巾jīnㄐㄧㄣ详细解释名 1.擦洗用的布。 唐•杜甫〈忆昔行〉:“巾拂香余捣药尘,阶除灰死烧丹火。” 毛巾、手巾、浴巾。 2.覆盖或缠绕用的布。 头巾、领巾、围巾。 3.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巾的两岸词典解释巾jīnㄐㄧㄣ详细解释1.用来擦洗、包裹、覆盖或缠绕的布。 毛巾、浴巾、桌巾、围巾。 2.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巾的字源字形
含巾字的成语巾帼英雄 羽扇纶巾 巾帼须眉 纶巾羽扇 巾帼丈夫 角巾私第 角巾东路 雨巾风帽 巾帼豪杰 方巾阔服 须眉巾帼 巾帼奇才 方巾长袍 葛巾布袍 角巾素服 柴车幅巾 葛巾野服 角巾东第 解巾从仕 侍执巾节 巾国英雄 侍执巾栉 更多… 巾字组词巾开头的词语巾帼 巾鞴 巾车 巾车之恩 巾褚 巾额 巾服 巾拂 巾褠 巾鞲 巾冠 巾盥 巾裹 巾帼豪杰 巾帼奇才 巾帼枭雄 巾帼须眉 巾国英雄 巾帼英雄 巾帼丈夫 巾褐 巾环 巾机 更多… 巾结尾的词语毛巾 手巾 红领巾 围巾 头巾 纸巾 纱巾 浴巾 枕巾 餐巾 卫生巾 网巾 披巾 面巾 领巾 羽扇纶巾 岸巾 安乐巾 白叠巾 白迭巾 白巾 白鹿巾 板巾 更多… 巾中间的词语餐巾纸 毛巾被 面巾纸 不带头巾男子汉 方巾长袍 方巾丑 方巾阔服 方巾气 奉巾栉 葛巾布袍 葛巾漉酒 葛巾野服 纶巾羽扇 红巾军 黄巾力士 黄巾起义 角巾东第 角巾东路 角巾私第 角巾素服 解巾从仕 烂巾巾 毛巾组织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