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岂有是理
释义
qǐyǒushìlǐ

岂有是理

拼音
qǐ yǒu shì lǐ
注音
ㄑㄧˇ ㄧㄡˇ ㄕˋ ㄌㄧˇ
词性
成语
繁体
豈有是理

岂有是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岂有是理qǐ yǒu shì lǐ

  1. 见“岂有此理”。

引证解释

  1. 见“岂有此理”。

岂有是理的字义分解

  • 拼音 qǐ,kǎi 部首总笔画 6

    岂 [ qǐ ] 1.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岂 [ kǎi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更多解释]

  • 拼音 yǒu,yòu 部首总笔画 6

    有 [ yǒu ] 1. 存在。 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 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 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 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 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 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 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 有夏。有宋一代。 有 [ yòu ] 1.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ì 部首总笔画 9

    是 [ 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 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 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 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 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 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 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 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 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 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 是,我就去。 11. 这,此。 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 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理 [ lǐ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理科,数理化。理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理睬。答理。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更多解释]

【岂有是理】的常见问题

  1. 岂有是理的拼音是什么?岂有是理怎么读?

    岂有是理的拼音是:qǐ yǒu shì lǐ
    点击 图标播放岂有是理的发音

  2. 岂有是理是什么意思?

    岂有是理的意思是:见“岂有此理”。

yǒushì

岂有是理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紧缩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拼音 qǐ yǒu shì lǐ 怎么读

注音 ㄑㄧˇ ㄧㄡˇ ㄕˋ ㄌㄧˇ

繁体 豈有是理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岂有此理

岂有是理的意思

见“岂有此理”。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没有这个道理。

岂有是理的翻译

  1. how unreasonable(Damn it!)

岂有是理成语接龙

“理”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理所当然
  • 然糠照薪
  • 薪尽火传
  • 传宗接代
  • 代人捉刀
  • 刀山火海
  • 海底捞针
  • 针锋相对
  • 对牛弹琴
  • 琴棋书画
  • 画蛇添足
  • 足智多谋
  • 谋财害命
  • 命蹇时乖
  • 乖唇蜜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梅竹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完整接龙
没有“岂“字结尾成语接龙(逆接)

岂有是理字义分解

读音(qǐ,kǎi), 山部,共6画

㈠ 岂 [ qǐ ]

①.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㈡ 岂 [ kǎi ]

①. 古同“恺”,快乐。

②. 古同“凯”,胜利的。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㈠ 有 [ yǒu ]

①. 存在。 如: 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②. 表示所属。 如: 他有一本书。

③. 表示发生、出现。 如: 有病。情况有变化。

④. 表示估量或比较。 如: 水有一丈多深。

⑤. 表示大、多。 如: 有学问。

⑥.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 如: 有劳。有请。

⑦. 无定指,与“某”相近。 如: 有一天。

⑧.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 如: 有夏。有宋一代。

㈡ 有 [ yòu ]

①.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shì), 日部,共9画

①. 表示解释或分类。 如: 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②. 表示存在。 如: 满身是汗。

③.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 如: 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④. 表示适合。 如: 来的是时候。

⑤. 表示任何。 如: 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⑥. 用于问句。 如: 他是走了吗?

⑦.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 如: 天气是冷。

⑧. 对,合理,与“非”相对。 如: 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⑨. 认为对。 如: 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⑩.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 如: 是,我就去。

⑪. 这,此。 如: 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⑫.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 如: 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⑬. 姓。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lǐ), 玉部,共11画

①.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如: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②.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如: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③.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如: 理科,数理化。理疗。

④.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如: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⑤.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如: 理睬。答理。

⑥. 古代指狱官、法官。

⑦.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岂有是理成语组词

岂的成语有的成语是的成语理的成语

岂有是理相似的成语

岂有此理岂有他哉有条有理井井有理言之有理公有公理,婆有婆理有理无情貌似有理有奶便是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理走遍天下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是非自有公论有理不在声高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物有生死,理有存亡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是非非有始有终津津有味比比皆是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9: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