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古出任及退隐。
英take up the pose and go into retirement;
典故、成语、资料、引语或说法的原始作品。
例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陆游《老学庵笔记》画卷的年代和出处。
英source;
指文学作品素材的来源。
英authorship;
谓出仕和隐退。
引汉•蔡邕 《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唐•韩愈 《与崔群书》:“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臺邪!”《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萧何 治狱为 秦 吏, 韩信 曾官执戟郎。蠖屈龙腾皆运会,男儿出处又何常。”
行进和静止。
引宋•梅尧臣 《翠羽辞》:“秦 女乘鸞遗翠羽,落在人间与风舞。风休不归谁作主,此郎拾取妆金缕。郎家主妇爱且怜,繫向裙腰同出处。”宋•陆游 《雨复作自近村归》诗:“可怜鳩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
词语、典故等的来源和根据。
引《魏书·儒林传·李业兴》:“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以怪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晋•张望 诗曰‘愁来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处也。”明•陶宗仪 《辍耕录·诗法》:“作诗用虚字,殊不佳。中两联填满方好。出处纔使 唐•已下事,便不古。”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德言工容’不是我瞎编,是圣人说的,有出处。”
源头。
引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徐广 《史记音义》曰:‘ 黽 或作 彭,穀水 出处也。’”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然 河 之本源,未见出处。”
产地;来源。
引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人》:“有术人携一榼,榼中藏小人……至 掖,掖 宰索榼入署,细审小人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有一天,来了一个人,买了几件鼻烟壶、手鐲之类,又买了一掛朝珠,还的价钱,实在内行;批评东西的毛病,説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许地山 《美底牢狱》:“我想所有美丽的东西,只能让它们散布在各处,我们只能在它们底出处爱它们。”
出路;出去的地方。
引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五:“﹝ 李霜泗 ﹞平静下来,慢搭搭地说:‘可是,去,也有好处,将来有了个出处。’”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澄河 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
语本指去就进退,出仕和隐退。
引《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汉·蔡邕〈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唐·韩愈〈送石处士序〉:「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
典故文词之类的来源、根据。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晋张望诗曰:『愁来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处也。」《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近来源 由来
物品的出产地。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著实是个行家。」
出处,古指出仕及退隐。现指出自某处。这时“出处 ”读chūchǔ。
出 [ chū ] 1. 从里面到外面。 如 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 往外拿,支付。 如 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 离开。 如 出发。出轨。出嫁。 4. 产生,生长。 如 出产。出品。出人才。 5. 发生。 如 出事。 6. 显露。 如 出现。出名。 7. 超过。 如 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 如 出席。出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 如 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 显得量多。 如 这米出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 如 提出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更多解释]
处 [ chǔ ] 1. 居住。 如 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 如 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 如 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 如 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 如 处罚。处决。 6. 止,隐退。 如 处暑。 处 [ chù ] 1. 地方。 如 处处。处所。 2. 点,部分。 如 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 如 办事处。筹备处。 [更多解释]
出处的拼音是:chū chǔ点击 图标播放出处的发音。
出处的意思是:(1)出处 [ chū chǔ ]语本指去就进退,出仕和隐退。(2)出处 [ chū chù ]①.典故文词之类的来源、根据。②.物品的出产地。
答:出处的近义词是: 来源、 来历、 由来、 来由、 泉源、 因由、 缘故、 情由、 根源、 源由、 起因、 原由、 原因、 理由、 原故、 起源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