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
引《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杜预 注:“冱,闭也。”孔颖达 疏:“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宋•范仲淹 《邓州谢上表》:“臣以患肺久深,每秋必发,求去冱寒之地,以就便安之所,庶近医药,存养晚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杨延朗 集丁壮护守,时冱寒, 延朗 命汲水注城外,及旦,冰坚不可攻, 辽 师解去。”
沍寒: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
引《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 三国 魏 曹操 《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 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李大钊 《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
寒气冻结。
引《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文选·张衡·西京赋》:「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
冱寒是指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三国 魏 曹操 《明罚令》、《左传·昭公四年》等皆有解释。
冱 [ hù ] 1. 闭,塞。 如 “心冱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栗”。 2. 冻结。 如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 [更多解释]
寒 [ hán ] 1. 冷,与“暑”相对。 如 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 害怕。 如 寒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 如 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更多解释]
冱寒的拼音是:hù hán点击 图标播放冱寒的发音。
冱寒的意思是:寒气冻结。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