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冱

ㄏㄨˋ

正文・子集下冫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下

冫部

6画

U+51B1

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31頁,第26

標點整理本: 第58頁,第26

唐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𡘋音護。
玉篇》:寒也。
廣韻》:寒凝也。張衡〈西京賦〉:涸隂冱寒。

韻會》:通作涸。

注解

〔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冱〕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互,五行属

〔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ù] ⑴ 闭,塞:“心~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栗”。⑵ 冻结:“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而不能寒”。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ㄏㄨˋ

冫部共6画左右结构U+51B1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冫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UGXG

IMMVM

TDBZ

31112

0395

5792

U+51B1

411551 点、提、横、撇折、横撇/横钩、横

冱字概述

〔冱〕字拼音是hù,部首是冫,总笔画是6画。

〔冱〕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互”,五行属水。

〔冱〕字仓颉码是IMMVM,五笔是UGXG,四角号码是31112,郑码是TDBZ,中文电码是0395,区位码是5792

〔冱〕字的UNICODE是U+51B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13,UTF-32:000051b1,UTF-8:E5 86 B1。

〔冱〕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6544

〔冱〕字异体字是

冱的笔顺

Loading...

冱的意思

ㄏㄨˋ

基本解释

闭,塞:“心~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栗”。

冻结:“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而不能寒”。

详细解释

动词

1.冻结freeze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 —— 《庄子》

冱阴(阴冷之气,凝聚不散);冱涸(冱结。凝结);冱寒(寒气凝结)

2.凝聚condense

大摄,骨枯而血冱。 —— 《集韵》

形容词

1.寒冷 cold。如:冱冻(天寒地冻);冱冥(阴晦寒冷);冱严(天寒地冻)

2.闭塞的out-of-the-way

穷冱惟沙漠,昔闻今信然。 —— 张养浩《上都道中》

冱字的翻译

  1. freezing; stopped up, closed off
  2. eingefroren, gefroren
  3. gelé, congelé, bloqué par la glace

冱的国语辞典解释

ㄏㄨˋ

详细解释

寒气凝结。

《广韵•去声•暮韵》:“冱,寒凝。”《旧唐书•卷三○•音乐志三》:“火林霰雪,汤泉凝冱。”

凝结的、冻结的。

《旧唐书•卷三○•音乐志三》:“寒雰敛色,冱泉凝漏。”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冱的两岸词典解释

ㄏㄨˋ

详细解释

1.〈书〉冻结;凝固。

清泉冱而不流(《文选•张衡•思玄赋》)。

2.〈书〉闭寒,指见不到太阳,极为寒冷。

穷冱惟沙漠,昔闻今信然(元•张养浩〈上都道中诗〉)。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冱的字源字形

冱(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冱(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冱(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冱字组词

冱冻 冱寒 冱涸 冱结 冱冥 冱霜 冱严 冱阴 冰冱 寒冱 涸冱 洄冱 积冱 隆冱 凝冱 固阴冱寒 更多…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3: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