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入木三分
释义
rùmùsānfēn

入木三分

拼音
rù mù sān fēn
注音
ㄖㄨˋ ㄇㄨˋ ㄙㄢ ㄈㄣ
词性
形容词 成语
近义词
鞭辟入里 力透纸背 刻画入微 铁画银钩 一语道破 一语破的
反义词
不着边际 走马观花 略见一斑 一知半解 不著边际

入木三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

  1. 唐朝张环權《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清·赵翼《瓯北诗抄》

    with bitter incisiveness;

翻译

  • 英语 written in a forceful hand, penetrating, profound
  • 德语 eine ausdrucksvolle Handschrift (S, Sprichw)​, scharfsinnig (Adj)​
  • 法语 (expr. idiom.)​ graver le bois sur un centimètre de profondeur, pénétration, profond

引证解释

  1. 本谓笔力劲健,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

    《说郛》卷八七引 唐•张怀瓘 《书断·王羲之》:“王羲之 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清•赵翼 《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鋭,散霞五色物华新。”
    茅盾 《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崇禎 等候‘讨贼’的捷报,焦急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国语辞典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

  1. 晋朝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版,墨迹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本形容笔力遒劲。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精到生动。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六·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黯,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虚也。」

    鞭辟入里

    不著边际

入木三分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2

    入 [ rù ] 1. 进,由外到内。 进入。入梦。 2. 适合,恰好合适。 入选。入耳。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4

    木 [ mù ] 1. 树类植物的通称。 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2. 木料、木制品。 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3. 棺材。 棺木。 4. 质朴。 木讷(朴实迟钝)。 5. 呆笨。 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 麻木。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fēn,fèn 部首总笔画 4

    分 [ fēn ] 1. 区划开。 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 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 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 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 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 二分之一。 7. 一半。 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分 [ fèn ]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 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 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知识分子。 [更多解释]

【入木三分】的常见问题

  1. 入木三分的拼音是什么?入木三分怎么读?

    入木三分的拼音是:rù mù sān fēn
    点击 图标播放入木三分的发音

  2. 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

    入木三分的意思是:晋朝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版,墨迹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本形容笔力遒劲。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精到生动。

  3. 入木三分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入木三分的近义词是: 鞭辟入里、 力透纸背、 刻画入微、 铁画银钩、 一语道破、 一语破的 。

  4. 入木三分的反义词是什么?

    入木三分的反义词是: 不着边际、 走马观花、 略见一斑、 一知半解、 不著边际 。

sānfēn

入木三分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补充式
  • 感情 褒义
  • 年代 古代
  • 热度 常用

拼音 rù mù sān fēn 怎么读

注音 ㄖㄨˋ ㄇㄨˋ ㄙㄢ ㄈㄣ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力透纸背 鞭辟入里 铁画银钩

反义词 不著边际 略见一斑

入木三分的意思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例子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正音“三”,读作“sān”,不能读作“shān”。

辨形“入”,不能写作“人”。

歇后语 1. 锤子敲钉子 —— 入木三分
2. 啄木鸟治树 —— 入木三分

谜语 八十八 (谜底:入木三分)

故事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入木三分的详细解释

【释义】

指墨迹深透木板三分,形容笔力遒劲。#语出南朝宋・羊欣《笔阵图》。后用“入木三分”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鞭辟入里”

【典源】

#南朝宋・羊欣《笔阵图》(据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引)[1]

[2]帝时,祭北郊,[3][4]。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唐・李冗《独异志》卷上。

[2]晋:朝代名,公元265∼420。司马炎篡魏,吞并吴、蜀而有天下,国号晋,是为晋武帝。传至愍帝,为前赵所灭,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后司马睿即位于建康,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公元317—420)。传至恭帝,为刘裕所篡。此处所指应为东晋。

[3]更:改。

[4]祝版:古代祭祀所使用,写有祭文的木版。

参考

唐・李冗《独异志》卷上

王献之常为写〈祭晋元帝庙祝文〉版,墨入木,深八分。

【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会稽人,曾经担任右军将军,因此又称为“王右军”。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草和楷书。一般而言,秀丽的字体会显得柔弱无力,而苍劲挺拔的字,又常会显得厚重刚硬,然而王羲之所写的字,却是风格超凡,刚柔并济,苍劲豪迈中不失秀丽细致。经过勤学苦练,笔力更是强健有力,无人能比。据说,有一次皇帝在北郊举行祭祀的仪式,必须更换原本已写有祝祭文的木版,工人们在削去王羲之写过的木版时,发现他的笔迹竟然透入木版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见王羲之雄厚强劲的笔力。此事见于南朝宋・羊欣《笔阵图》。王羲之在三十三岁时写的〈兰亭集序〉,以及三十七岁时写的〈黄庭经〉,一向被誉为书法艺术中最好的小楷范本,后人尊称他为“书圣”。而羊欣用来形容王羲之笔力的“入木三分”,后来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

【书证】

  • 01.南朝宋・羊欣《笔阵图》:“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源)
  • 0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六・玩具》:“韩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黯,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虚也。”
  • 03.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

【用法】

语义形容笔力遒劲。

类别用在“笔力强劲”的表述上。

例句

看他挥毫力透纸背,真可谓入木三分

这幅书法作品笔力入木三分,十分精采。

练书法没下几年苦功,笔力那能入木三分

名家出手确是不同,一个“义”字写得是笔力浑厚,入木三分

语义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褒义。

类别用在“评论深入”、“描绘深刻”的表述上。

例句

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你的评语虽只寥寥数语,却是入木三分

你看这件雕塑作品,入木三分,力道十足。

这角色演得太好了,让人有入木三分的感觉。

这幅画像对模特儿神情的掌握可说是入木三分

她把剧中苦媳妇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难怪得奖。

《水浒传》对梁山泊好汉个性的刻划,真是入木三分

这尊钟魁像雕得入木三分,怒眼赤髯,看了令人不寒而栗!

这部小说最精采处就是作者将主角的狠毒个性写得入木三分

【辨识】

同义“入木三分”及“鞭辟入里”都有深刻透澈的意思。

异义“入木三分”除用于见解议论外,亦使用于人物性格的刻划;“鞭辟入里”则是专用于议论。

例句
入木三分鞭辟入里例句
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这部小说最精采处就是作者将主角的狠毒个性写得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的翻译

  1. written in a forceful hand
  2. 筆力(ひつりょく)が雄勁(ゆうけい),または議論(ぎろん)が深刻(しんこく)なことを形容(けいよう)する
  3. dessin tracé d'un trait ferme(jugement à point crucial)
  4. глубоко(не в бровь,а в глаз)

入木三分成语接龙

“分”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分崩离析
  • 析律舞文
  • 文质彬彬
  • 彬彬有礼
  • 礼贤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里看花
  • 花枝招展
  • 展眼舒眉
  • 眉开眼笑
  • 笑里藏刀
  • 刀山火海
  • 海底捞针
  • 针锋相对
  • 对牛弹琴
  • 琴棋书画
  • 画蛇添足
  • 足智多谋
  • 谋财害命
  • 命蹇时乖
  • 乖唇蜜舌
  • 舌剑唇枪
  • 完整接龙

“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长驱直入
  • 来日方长
  • 突如其来
  • 狼奔豕突
  • 拒虎进狼
  • 来者不拒
  • 纷至沓来
  • 议论纷纷
  • 不可思议
  • 进可替不
  • 循序渐进
  • 有章可循
  • 应有尽有
  • 有求必应
  • 绝无仅有
  • 坚苦卓绝
  • 脆而不坚
  • 干干脆脆
  • 乳臭未干
  • 孤犊触乳
  • 人单势孤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完整接龙

入木三分字义分解

读音(rù), 入部,共2画

①. 进,由外到内。 如: 进入。入梦。

②. 适合,恰好合适。 如: 入选。入耳。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mù), 木部,共4画

①. 树类植物的通称。 如: 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②. 木料、木制品。 如: 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③. 棺材。 如: 棺木。

④. 质朴。 如: 木讷(朴实迟钝)。

⑤. 呆笨。 如: 木鸡。

⑥.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 如: 麻木。

⑦.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⑧. 姓。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①.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②.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fēn,fèn), 刀部,共4画

㈠ 分 [ fēn ]

①. 区划开。 如: 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②.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 如: 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③.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 如: 分会。分行(háng )。

④. 散,离。 如: 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⑤. 辨别。 如: 区分。分析。

⑥. 区划而成的部分。 如: 二分之一。

⑦. 一半。 如: 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㈡ 分 [ fèn ]

①.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 如: 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②.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 如: 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③. 料想。 如: “自分已死久矣”。

④.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如: 知识分子。

查看详细解释

入木三分成语组词

入的成语木的成语三的成语分的成语

入木三分相似的成语

入石三分倚酒三分醉逢人只说三分话三分鼎足鼎足三分三分鼎立三分天下一打三分低三分似人,七分似鬼逢人且说三分话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三分钟热度三分像人,七分似鬼三分天下有其二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鼎分三足分三别两三权分立三田分荆三日入厨下乔木入幽谷三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其门而不入三三两两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5: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