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儵 | |||||||||||||||||||||||||||||||||||||||||||||||||||||||||
释义 | 儵shū ㄕㄨ 卷十黑部共18画 说文解字 卷十 黑部 18画 U+5135 儵 式竹切 儵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上反切式竹切頁碼第339頁,第29字續丁孫 儵
附注按:「縫」是「發」的訛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九反切尸竹反頁碼第828頁,第7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上反切式竹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954頁,第3字許惟賢第854頁,第8字
段注古亦叚爲倐忽字。又《釋訓》。儵儵,嘒嘒,罹禍毒也。釋《小弁》踧踧周道,鳴蜩嘒嘒也。 从黑。攸聲。 段注式竹切。三部。 儵字的相关索引
儵shū ㄕㄨ 正文・子集中人部共1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中 人部 19画 U+5135 儵 儵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9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1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46頁,第29字 例《集韻》:倏本字。 例又,靑黑色。 注解〔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儵〕字拼音是s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攸、黑。 〔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ū] ⑴ 同“倏”。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儵shū ㄕㄨ 亻部共18画左右结构U+5135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亻部 18画 16画 左右结构 WHTO OLOF OLHF NIBU 27231 无 U+5135 322354254312114444 撇、竖、竖、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横、点、点、点、点 倏 、 鯈 、 𡤥 、 𨤨 儵字概述〔儵〕字拼音是shū,部首是亻,总笔画是18画。 〔儵〕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攸、黑”。 〔儵〕字仓颉码是OLOF OLHF,五笔是WHTO,四角号码是27231,郑码是NIBU。 〔儵〕字的UNICODE是U+513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789,UTF-32:00005135,UTF-8:E5 84 B5。 〔儵〕字异体字是倏、鯈、𡤥、𨤨。 儵的意思儵shūㄕㄨ基本解释◎同“倏”。 儵字的翻译
儵的国语辞典解释儵shùㄕㄨˋ详细解释副 ◎快速、急速。 《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道峻芳尘流,业遥年运儵。”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儵的两岸词典解释儵shùㄕㄨˋ详细解释1.〈书〉急速;迅速。 儵而来兮忽而逝(《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儵的字源字形
儵字组词儵忽 儵怳 儵然 儵胂 儵眒 儵儵 儵敻 儵昱 儵煜 儵爚 儵儵 黝儵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