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𦥊 | ||||||||||||||||||||||||||||||||||||||||||||||||||||||||||||
释义 | 𦥊chì ㄔˋ 卷十二至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至部 16画 U+2694A 𦥊 丑利切 𡒐 、 懫 𦥊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丑利切頁碼第394頁,第7字續丁孫 𦥊異體𡒐、懫
附注徐鍇繫傳「遜」引作「孫」。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陟利反頁碼第949頁,第4行,第4字述
鍇注臣鍇曰:「今《尚書》作懫,借也。此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丑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37頁,第4字許惟賢第1016頁,第6字
段注會意也。 孫,遁也。 段注二孫字大徐作遜。非。古無遜字。凡《春秋》,詩,書遜遁字皆作孫。傳曰:孫之爲言孫也。不作爲言遜。《爾雅》作遜,遁也。爲後人所改之俗字。許《辵部》有遜篆。亦是後人臆增。孫,遁也。此子孫字引申之義。孫之於王父。自覺其微小。故逡巡遁避之䛐取諸此。至而復逡巡者,忿戾之意也。 《周書》曰:有夏氏之民叨𦥊。 段注《尙書・多方》文。今本無氏字。𦥊作懫。按𦥊作懫者,天寶閒衞包改也。《釋文》𦥊作懫。宋開寶閒改也。《釋文》曰:懫勑二反。《說文》之二反。不云《說文》作𦥊。知其大字本不作懫矣。《禮記・大學》。心有所忿懥。注云:懥,怒皃。或作懫。按懥懫不見許書。衞包以意改經。非必懫卽𦥊也。 𦥊讀若摯。 段注《釋文》云:《說文》之二反。此音隱舊音也。大徐丑利切。十五部。或曰:古音當在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錢一懫懥當作此。忿𦥊⊙。 𦥊字的相关索引
𦥊chì ㄔˋ 正文・未集下至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下 至部 16画 U+2694A 𦥊 𦥊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99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02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971頁,第6字 音《唐韻》、《廣韻》:丑利切;《集韻》:丑二切,𡘋音杘。 音又,《集韻》:丑吏切,音眙。脂利切,音至──義𡘋同。 注解〔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至部。 〔𦥊〕字拼音是ch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孫、至。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𦥊chì ㄔˋ 至部共16画上下结构U+2694ACJK 扩展B 汉语字典 至部 16画 10画 上下结构 BTXF NFMIG YAZH 无 无 U+2694A 5213554234154121 𡏸 、 𡒐 、 𦥋 𦥊字概述〔𦥊〕字拼音是chì,部首是至,总笔画是16画。 〔𦥊〕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孫、至”。 〔𦥊〕字仓颉码是NFMIG,五笔是BTXF,郑码是YAZH。 〔𦥊〕字的UNICODE是U+2694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8026,UTF-32:0002694a,UTF-8:F0 A6 A5 8A。 〔𦥊〕字异体字是𡏸、𡒐、𦥋。 𦥊的意思基本释义𦥊◎同“懫”。 𦥊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