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𤺊 | ||||||||||||||||||||||||||||||||||||||||||||||||||||||||||||
释义 | 𤺊xī ㄒㄧ sī ㄙ 卷七疒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疒部 17画 U+24E8A 𤺊 先稽切 𤺊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七下反切先稽切頁碼第246頁,第13字續丁孫 𤺊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四反切先迷反頁碼第630頁,第5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若今謂馬鳴聲爲𤺊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七下反切先稽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394頁,第3字許惟賢第610頁,第9字
段注《方言》。𤺊,㘆也。楚曰𤺊。又曰:𤺊,散也。東齊聲散曰𤺊。秦晉聲變曰𤺊。器破而不殊,其音亦謂之𤺊。按與斯澌字義相通。馬嘶字亦當作此。 从𤕫。斯聲。 段注先稽切。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音沙。《王莽傳》:「大聲而嘶」,即𤺊字,當作𤺊為是,後轉為沙,《禮記》:「鳥[皫]色而沙鳴」是也。今尚云𤺊喉嚨。 錢一散聲也。《王莽傳》:「大聲而嘶」,即𤺊字,當作斯為是(?)。後轉為沙,嘶沙雙聲。如《禮記》:「鳥皫色而沙鳴」是也。 錢二𤺊【西】,散聲也。今作嘶,與沙雙聲,嘶、沙聲近。 𤺊字的相关索引
𤺊xī ㄒㄧ sī ㄙ 正文・午集中疒部共17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中 疒部 17画 U+24E8A 𤺊 𤺊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780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5頁,第4字 音《唐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𡘋音西。 音又,《集韻》:相支切,音斯。揚子《方言》:𤺊,噎也。楚曰𤺊。〔註〕音斯。 注解〔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𤺊〕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ī、sī,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斯。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𤺊xī ㄒㄧ sī ㄙ 疒部共17画半包围结构U+24E8ACJK 扩展B 汉语字典 疒部 17画 12画 半包围结构 UADR KTCL TEPD 无 无 U+24E8A 41341122111343312 廝 𤺊字概述〔𤺊〕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ī、sī,部首是疒,总笔画是17画。 〔𤺊〕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斯”。 〔𤺊〕字仓颉码是KTCL,五笔是UADR,郑码是TEPD。 〔𤺊〕字的UNICODE是U+24E8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1178,UTF-32:00024e8a,UTF-8:F0 A4 BA 8A。 〔𤺊〕字异体字是廝。 𤺊的意思基本释义𤺊1xīㄒㄧ◎拼音xī。声音嘶哑。 𤺊2sīㄙ◎拼音sī。噎。 𤺊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