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鴝 | ||||||||||||||||||||||||||||||||||||||||||||||||||||||||||||
释义 | 鴝qú ㄑㄩˊ 卷四鳥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四 鳥部 16画 U+9D1D 鴝 其俱切 鸲 𪀊 鴝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上反切其俱切頁碼第120頁,第12字續丁孫 鴝異體𪀊
附注段玉裁注:「今之八哥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七反切羣吁反頁碼第314頁,第3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上反切其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618頁,第3字許惟賢第275頁,第7字
段注今之八哥也。《左氏春秋》昭二十五年。有鸜鵒來巢。鸜本又作鴝。《公羊》作鸛。音權。《穀梁》作鸜。亦作鸛。《考工記》作鸛。亦作鸜。郭注《山海經》云:鸛鵒,鴝鵒也。按句瞿音同。作鸛音權者,語轉也。鴝與《隹部》雊各字。 从鳥。句聲。 段注其俱切。四部。 鴝字的相关索引
鴝qú ㄑㄩˊ 正文・亥集中鳥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亥集中 鳥部 16画 U+9D1D 鴝 鸲 𪁖 、 𩿩 鴝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鳥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57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86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84頁,第25字 古文: 𪁖 、 𩿩 音《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𡘋音劬。 例又,鴝掇,蟲名。 音又,《廣韻》:古侯切;《集韻》:居侯切,𡘋音鉤。 音又,《集韻》:居𠋫切,音冓──鳥聲,雉鳴也。 注解〔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鳥部。 〔鴝〕字拼音是q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句、鳥。 〔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ú] ⑴ 见“鸲”。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鴝qú ㄑㄩˊ 鳥部共16画左右结构U+9D1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鸲 鳥部 16画 5画 左右结构 QKWO 86 、 QKQO 98 PRHAF RYJR 27627 无 U+9D1D 3525132511154444 撇、横折钩、竖、横折、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横折钩、点、点、点、点 雊 、 鸜 、 鸲 、 𩿩 、 𪁖 鴝字概述〔鴝〕字拼音是qú,部首是鳥,总笔画是16画。 〔鴝〕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句、鳥”。 〔鴝〕字仓颉码是PRHAF,五笔是QKWO86,QKQO98,四角号码是27627,郑码是RYJR。 〔鴝〕字的UNICODE是U+9D1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221,UTF-32:00009d1d,UTF-8:E9 B4 9D。 〔鴝〕字异体字是雊、鸜、鸲、𩿩、𪁖。 鴝的意思鴝鸲qúㄑㄩˊ基本解释◎见“鸲”。 越南字释义鴝◎读音cú。 鵩(一种类似猫头鹰的鸟); 猫头鹰。 鴝字的翻译
鴝的国语辞典解释鴝鸲qúㄑㄩˊ详细解释◎动物名。鸫亚科。身体小,尾巴长,羽毛美丽,嘴短而尖,鸣声悦耳。如蓝歌鸲、红尾鸲、短翅鸲。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鴝的两岸词典解释鴝鸲qúㄑㄩˊ详细解释◎鸟名。体小尾长,嘴短而尖,羽毛美丽,叫声悦耳。种类很多,如蓝尾鸲、栗背林鸲等。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鴝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