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鞬 | |||||||||||||||||||||||||||||||||||||||||||||||||||||||||
释义 | 鞬jiàn ㄐㄧㄢˋ jiān ㄐㄧㄢ 卷三革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三 革部 17画 U+97AC 鞬 居言切 鞬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下反切居言切頁碼第85頁,第10字續丁孫 鞬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六反切機元反頁碼第235頁,第2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曰:「所謂櫜鞬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下反切居言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39頁,第1字許惟賢第198頁,第2字
段注《左傳》。左執鞭弭。右屬櫜鞬。杜曰:櫜以受箭。鞬以受弓。《方言》。弓謂之鞬。《釋名》。受矢之器。馬上曰鞬。鞬,建也。言弓矢竝建立其中也。《廣韵》曰:馬上藏弓矢器。 从革。建聲。 段注居言切。十四部。 鞬字的相关索引
鞬jiàn ㄐㄧㄢˋ jiān ㄐㄧㄢ 正文・戌集中革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中 革部 18画 U+97AC 鞬 鞬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24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90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81頁,第27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居言切,音𢳚。 例《廣韻》或作𨇥。 例又,《前漢・西域傳》:奧鞬王,治奧鞬城。 音又,《韻會》:巨偃切,音楗──韜也。元稹策「文皇鞬櫜干戈」,或作建。 注解〔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àn、ji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建。 〔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àn] ⑴ 马上的盛弓器:“左执鞭弭,右属櫜~。”⑵ 收藏。⑶ 古代博戏用语。㈡ [jiān] ⑴ 来;缠来。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鞬jiàn ㄐㄧㄢˋ jiān ㄐㄧㄢ 革部共17画左右结构U+97AC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 汉语字典 革部 17画 9画 左右结构 AFVP TJNKQ EEXB 45540 无 U+97AC 12212511251111254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横、横、竖、横折折撇、捺 𩎀 、 𩎅 鞬字概述〔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àn、jiān,部首是革,总笔画是17画。 〔鞬〕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建”。 〔鞬〕字仓颉码是TJNKQ,五笔是AFVP,四角号码是45540,郑码是EEXB。 〔鞬〕字的UNICODE是U+97A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828,UTF-32:000097ac,UTF-8:E9 9E AC。 〔鞬〕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207。 〔鞬〕字异体字是𩎀、𩎅。 鞬的意思全部jiàn1jiān2 鞬1jiànㄐㄧㄢˋ基本解释①马上的盛弓器:“左执鞭弭,右属櫜~。” ②收藏。 ③古代博戏用语。 鞬2jiānㄐㄧㄢ基本解释◎来;缠来。 详细解释名词 ◎马上盛弓箭的器具a leather case for bow and arrow。 鞬,所以戢弓矢者。 —— 《说文》所以藏弓谓之鞬。 —— 《方言九》鞬,箭服也。 —— 《后汉书·西羌传》注 鞬韔(弓箭袋);鞬服(鞬橐。盛弓箭的器具);鞬弭(代指弓箭) 鞬字的翻译
鞬的国语辞典解释鞬jiānㄐㄧㄢ详细解释名 ◎挂在马上装弓箭的器具。 《广韵•平声•元韵》:“鞬,马上盛弓矢器。”唐•许尧佐《柳氏传》:“乃衣缦胡,佩双鞬。”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鞬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jiān1jiàn2 鞬1jiānㄐㄧㄢ详细解释◎〈书〉挂在马身上用来装弓箭的器具。 乃衣缦胡,佩双鞬(唐•许尧佐〈柳氏传〉)。 鞬2jiànㄐㄧㄢˋ详细解释◎〈书〉束;缠束。 鞬腰。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鞬的字源字形
含鞬字的成语鞬櫜干戈 更多… 鞬字组词鞬镳 鞬服 鞬櫜 鞬弭 鞬腰 鞬辀 兜鞬 櫜鞬 弓鞬 磨兜鞬 踢鞬 踢鞬子 橐鞬相随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