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銼 | |||||||||||||||||||||||||||||||||||||||||||||||||||||||||
释义 | 銼cuò ㄘㄨㄛˋ 卷十四金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金部 15画 U+92BC 銼 昨禾切 锉 銼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昨禾切頁碼第465頁,第9字續丁孫 銼異體銼
附注段玉裁注本在「銼」下有「銼𨰠」二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泉和反頁碼第1089頁,第5行,第2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昨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814頁,第4字許惟賢第1224頁,第3字
段注二字依全書通例補。曡韵字。 鍑也。从金。𡋲聲。 段注昨禾切。十七部。 白话解释锉,小锅。字形采用“金”作边旁,“坐”作声旁。 銼字的相关索引
銼cuò ㄘㄨㄛˋ 正文・戌集上金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上 金部 15画 U+92BC 銼 锉 銼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28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06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94頁,第9字 音《唐韻》:昨禾切;《集韻》:徂禾切,𡘋音矬。 音又,《廣韻》、《集韻》𡘋昨木切,音族──義同。或作鏃。 音又,《集韻》:寸臥切,音剉──義同。 音又,與挫同。 注解〔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銼〕字拼音是cu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坐。 〔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uò] ⑴ 用鋼製成的磨鋼、鐵、竹、木等的工具⑵ 用銼磨東西⑶ 古同“挫”,折傷,挫敗。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銼cuò ㄘㄨㄛˋ 金部共15画左右结构U+92B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锉 金部 15画 7画 左右结构 QWWF COOG POOB 88114 无 U+92BC 341124313434121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撇、点、撇、点、横、竖、横 剉 、 锉 銼字概述〔銼〕字拼音是cuò,部首是金,总笔画是15画。 〔銼〕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坐”或“釒、坐”。 〔銼〕字仓颉码是COOG,五笔是QWWF,四角号码是88114,郑码是POOB。 〔銼〕字的UNICODE是U+92B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564,UTF-32:000092bc,UTF-8:E9 8A BC。 〔銼〕字异体字是剉、锉。 銼的笔顺Loading... 銼的意思銼锉cuòㄘㄨㄛˋ基本解释①用鋼製成的磨鋼、鐵、竹、木等的工具。~刀。鋼~。扁~。 ②用銼磨東西。把鐵條~細。 ③古同“挫”,折傷,挫敗。 銼字的翻译
銼的国语辞典解释銼锉cuòㄘㄨㄛˋ详细解释名 1.一种口大而似釜的器具。 唐•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诗:“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 2.锉刀的简称。 动 1.用锉刀磨物。 锉平。 2.挫败。 《史记•卷四○•楚世家》:“亡地汉中,兵锉蓝田。”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銼的两岸词典解释銼锉cuòㄘㄨㄛˋ详细解释1.用来对金属、木材、皮革等进行表层打磨的钢制器具。 2.用锉刀打磨。 锉平。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銼的字源字形
銼字组词捣銼 顿銼 慑銼 斩銼 截发銼藳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