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銍 | |||||||||||||||||||||||||||||||||||||||||||||||||||||||||
释义 | 銍zhì ㄓˋ 卷十四金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金部 14画 U+928D 銍 陟栗切 铚 𨧓 銍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陟栗切頁碼第467頁,第5字續丁孫 𨧓異體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知疾反頁碼第1093頁,第4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爾雅》曰:「鑊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陟栗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826頁,第4字許惟賢第1229頁,第9字
段注《周頌》。奄觀銍艾。傳曰:銍,穫也。按艾同乂。穫也。銍所以穫也。淺人刪所以二字。《禹貢》。二百里納銍。某氏曰:銍艾謂禾穗。亦謂所穫之穗爲銍。 从金。至聲。 段注陟栗切。十二部。 銍字的相关索引
銍zhì ㄓˋ 正文・戌集上金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上 金部 14画 U+928D 銍 铚 銍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23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04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92頁,第10字 音《唐韻》、《韻會》𡘋陟栗切,音窒。 例又,《小爾雅》:禾穗謂之穎,截穎謂之銍。 音又,《廣韻》:古縣名,在譙。 例又,通作䬹。 音又,《廣韻》:之日切;《集韻》:職日切,𡘋音質──義同。 例《集韻》或作𨫐。 卷目:考證・戌集上 部首:金部 愛日堂藏本: 第768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5頁,第26字 又通作䬹。《史記・秦本紀》百里奚曰,臣嘗游困於齊,而乞食䬹人。《徐廣曰》銍,一作䬹。 謹照原文銍一作䬹改䬹一作銍。 注解〔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銍〕字拼音是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至。 〔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ì] ⑴ 见“铚”。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銍zhì ㄓˋ 金部共14画左右结构U+928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铚 金部 14画 6画 左右结构 QGCF CMIG PHB 81114 无 U+928D 34112431154121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撇折、点、横、竖、横 铚 、 𨧓 、 𨫐 銍字概述〔銍〕字拼音是zhì,部首是金,总笔画是14画。 〔銍〕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至”或“釒、至”。 〔銍〕字仓颉码是CMIG,五笔是QGCF,四角号码是81114,郑码是PHB。 〔銍〕字的UNICODE是U+928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517,UTF-32:0000928d,UTF-8:E9 8A 8D。 〔銍〕字异体字是铚、𨧓、𨫐。 銍的意思銍铚zhìㄓˋ基本解释◎见“铚”。 銍字的翻译
銍的国语辞典解释銍铚zhìㄓˋ详细解释名 ◎割稻谷的镰刀。 《说文解字•金部》:“铚,获禾短镰也。”《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予之西巡,必躬载铚。” 动 ◎用镰刀割。 《广韵•入声•质韵》:“铚,刈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銍的两岸词典解释銍铚zhìㄓˋ详细解释1.〈书〉短镰。 予之西巡,必躬载铚,每县则获,以劝西成(《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中》)。 2.〈书〉用镰割。 铚艾(丨ˋ yì,收割)。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銍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