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西方之气。
指秦。
指太白星。
道教传说中的一种仙药。
指月亮。
指日。
甘菊的别称。
指水精,水晶。
引《后汉书·郎顗传》:“凡金气为变,发在秋节……金精之变,责归上司。”《文选·弥衡<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李善 注:“西方为金,毛有白者,故曰金精。”
指 秦。
引汉•班固 《高祖泗水亭碑铭》:“扬威斩蛇,金精摧伤。”《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金精仍頽,朱光以渥。”李善 注引《汉书·郊祀志》:“秦襄公 自以居西,主 少昊 之神。”唐•李白 《朱虚侯赞》:“嬴氏 秽德,金精摧伤。”王琦 注:“秦 在西方,西为金行,故曰金精。”
引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地则石鼓山鸣,天则金精动宿。”倪璠 注引 石氏 《星经》:“昴者,西方白虎之宿,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乱。”明•夏完淳 《大哀赋》:“山鸣石鼓,宿动金精。”
引《汉武故事》:“太上之药……上握 蓝园 之金精,下摘 圆丘 之紫奈。”晋•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唐•李白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诗:“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引《初学记》卷一引《河图帝览嬉》:“月者,金之精也。”唐•陈陶 《旅泊涂江》诗:“断沙雁起金精出,孤岭猿愁木客归。”明•汤式 《小梁州·题梧月堂》套曲:“满目清空,金精光射玉壶冰。”
引明•王世贞 《天门开》诗:“天门旭,呀然豁。窍混沌,金精发。”
引北周 庾信 《小园赋》:“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倪璠 注引《玉函方》:“甘菊,九月上寅日採,名曰金精。”唐•李峤 《菊》诗:“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引《广雅·释地》“水精” 王念孙 疏证引 汉•刘桢 《清虑赋》:“凭文瑶之几,对金精之盘。”《新唐书·西域传下·俱兰》:“出金精,琢石取之。”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浪拏国》:“有山巖,中多出金精,琢析其石,然后得之。”
西方之神。
引《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金精仍颓,朱光以渥。」
九月上旬的寅日所采的甘菊,称为「金精」。
引北周·庾信〈小园赋〉:「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蛛菊。」
金精,汉语词语,读音是jīn jīng,指西方之气等。
金 [ jīn ]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 如 黄金。金子。金笔。 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 如 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 钱。 如 现金。基金。挥金如土。 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 如 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a.钲声;b.钟声)。金鼓(锣鼓)。 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 如 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 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 如 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 8. 中国朝代名。 如 金代。 9. 姓。 [更多解释]
精 [ jīng ] 1. 上好的白米。 如 “食不厌精”。 2. 细密的,与“粗”相对。 如 精密。精细。精确。精制。精读。精选。精心。精研。精雕细镂。 3. 聪明,思想周密。 如 精悍。精敏。精明。 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 如 精华。精英。精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 如 精力。聚精会神。无精打采。 6. 专一,深入。 如 精诚。精忠。精炼。精湛。精严。 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 如 精子。 8. 很、极。 如 精湿。精瘦。精光。 9. 完美,最好。 如 精美。精妙。精益求精。 10. 明朗,清明。 如 “天精而见景星”。 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 如 精灵(a.鬼怪;b.机灵)。妖精。 12. 古同“菁”,花。 [更多解释]
金精的拼音是:jīn jīng点击 图标播放金精的发音。
金精的意思是:①.西方之神。②.九月上旬的寅日所采的甘菊,称为「金精」。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