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郈 | ||||||||||||||||||||||||||||||||||||||||||||||||||||||||||||
释义 | 郈hòu ㄏㄡˋ 卷六邑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8画 U+90C8 郈 胡口切 郈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下反切胡口切頁碼第211頁,第13字續丁孫 郈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二反切下遘反頁碼第543頁,第6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杜預言與愼同,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下反切胡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188頁,第2字許惟賢第522頁,第4字
段注東平國無鹽,二志同。杜預曰:故宿國。今山東東平州州東二十里有故無鹽城。《前志》曰:無鹽有郈鄉。《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逸奔郈。杜曰:東平無鹽縣東南有郈鄉亭。《左正義》曰:此時尚爲公邑。後爲叔孫私邑。 从邑。后聲。 段注胡口切。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郈(叔孫私邑)。姓郈當作后。或借作厚。 朱二《左傳》有郈姓,本作后。 錢一叔孫私邑(?)。姓郈當作后,或作厚。 郈字的相关索引
郈hòu ㄏㄡˋ 正文・酉集下邑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下 邑部 13画 水 U+90C8 郈 郈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3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1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57頁,第16字 音《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𡘋音厚──魯邑名。 例又,姓。 音又,《集韻》:胡溝切,音侯。又,《廣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𡘋音𠋫──義𡘋同。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邑部 愛日堂藏本: 第744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4頁,第16字 《春秋・定九年》叔孫何忌,帥師圍郈。〔註〕在東平無鹽縣東南。 謹照原文九年改十年。叔孫下增州仇仲孫四字。在東平無鹽縣東南改叔孫氏邑。 注解〔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郈〕字拼音是h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后、⻏,五行属水。 〔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òu] ⑴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东平县。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郈hòu ㄏㄡˋ 阝部共8画左右结构U+90C8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阝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水 RGKB HRNL PDJY 77227 9390 U+90C8 33125152 撇、撇、横、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𨚨 、 𨜸 郈字概述〔郈〕字拼音是hòu,部首是阝,总笔画是8画。 〔郈〕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后、阝”或“后、"⻏"”,五行属水。 〔郈〕字仓颉码是HRNL,五笔是RGKB,四角号码是77227,郑码是PDJY,中文电码是9390。 〔郈〕字的UNICODE是U+90C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064,UTF-32:000090c8,UTF-8:E9 83 88。 〔郈〕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6704。 〔郈〕字异体字是𨚨、𨜸。 郈的笔顺Loading... 郈的意思郈hòuㄏㄡˋ基本解释◎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东平县。 详细解释名词 ◎古地名 Hou town,在今山东东平县。 郈字的翻译
郈的国语辞典解释郈hòuㄏㄡˋ详细解释名 1.地名。春秋时鲁邑,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东平县。 2.姓。如春秋时鲁国有郈昭伯。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郈的两岸词典解释郈hòuㄏㄡˋ详细解释1.古地名。在今山东东平东南。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郈的字源字形
郈字组词郈成分宅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