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分不清方向,走错了路。
例实迷途其未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英lose one's way;
错误的道路;邪路。借指不知如何行事。
例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晦,指点迷途。——《三国演义》迷涂知返(涂通“途”)。——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wrong path;
亦作“迷涂”。
迷失道路。
引晋•陶潜 《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唐•郑绍 《游越溪》诗:“访泊随烟火,迷途视斗牛。”宋•杨万里 《过五里径》诗:“当处迷涂何处问,一溪引我到前村。”《红楼梦》第九八回:“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错误的道路。
引《南史·贼臣传论》:“虽逢兴运,未改迷涂,志在乱常,自至夷戮。”宋•沉作喆 《寓简》卷一:“惑於事物,陷於迷涂。”
例如:不分敌我友,会把人们引入迷途。
比喻昏乱的时世。
引《南齐书·褚渊传》:“奉职数载,同舟无几, 刘领军 峻节霜明,临危不顾,音迹未晞,奄成今古,迷途失偶,慟不及悲。”
佛教语。犹迷律。参见“迷津”。
引清•周亮工 《大兴和尚俗腊时在乌石山》诗:“迷途未度应难老,尊重频添不尽灯。”《花月痕》第五回:“﹝ 燕娘 ﹞就菩萨前神籤,指示善男信女迷途,法号 藴空。”
例如:「他是一个迷途的小孩。」
近失路
比喻错误的道路。
引《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三国演义·第七七回》:「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
迷途,作名词的本意是迷失道路。现在多用成语迷途知返,表达一个人做错事情知道改正或者回头重新开始。
迷 [ mí ] 1.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 如 迷信。迷糊。迷津。迷惘。迷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迷不悟。 2.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 如 迷恋。入迷。 3.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 如 棋迷。革新迷。 4. 使人陶醉。 如 景色迷人。 [更多解释]
途 [ tú ] 1. 道路。 如 路途。途径。旅途。长途。坦途。日暮途穷。前途。 [更多解释]
迷途的拼音是:mí tú点击 图标播放迷途的发音。
迷途的意思是:①.迷失道路。②.比喻错误的道路。
答:迷途的近义词是: 失路、 迷路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