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軹 | |||||||||||||||||||||||||||||||||||||||||||||||||||||||||
释义 | 軹zhǐ ㄓˇ 卷十四車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車部 12画 U+8EF9 軹 諸氏切 轵 軹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諸氏切頁碼第475頁,第13字續丁孫 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眞彼反頁碼第1110頁,第3行,第2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諸氏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898頁,第2字許惟賢第1258頁,第5字
段注輪當作轂。《輪人》職曰:五分其轂之長。去一以爲賢。去三以爲軹。鄭司農云:賢,大穿也。軹,小穿也。後鄭又改記文作去二爲賢。程氏辨其非是。詳見《通藝錄》。許同先鄭。 从車。只聲。 段注諸氏切。十六部。《輪人》爲輿。參分較圍。去一以爲軹圍。注曰:軹,輢之植者衡者也。與轂末同名。轂末卽謂車輪小穿也。按輢軨謂之軹。軹之言䅩也,枝也。䅩䅓,多小意而止也。以狀軹圍之小。可說其意。而轂末小穿取此名,其意不可說。 軹字的相关索引
軹zhǐ ㄓˇ 正文・酉集下車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下 車部 12画 U+8EF9 軹 轵 軹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車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76頁,第1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42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24頁,第18字 音《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𡘋音紙。 例又,縣名。 例又,岐也。 例又,語辭。 例又,藥名。 注解〔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軹〕字拼音是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只。 〔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ǐ] ⑴ 古代指車轂外端的小孔。⑵ 車軸端,軸頭。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軹zhǐ ㄓˇ 車部共12画左右结构U+8EF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轵 車部 12画 5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LKWY JJRC FKJO 56080 无 U+8EF9 125111225134 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折、横、撇、点 只 、 轵 軹字概述〔軹〕字拼音是zhǐ,部首是車,总笔画是12画。 〔軹〕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只”。 〔軹〕字仓颉码是JJRC,五笔是LKWY,四角号码是56080,郑码是FKJO。 〔軹〕字的UNICODE是U+8EF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601,UTF-32:00008ef9,UTF-8:E8 BB B9。 〔軹〕字异体字是只、轵。 軹的意思軹轵zhǐㄓˇ基本解释①古代指車轂外端的小孔。 ②車軸端,軸頭。 軹字的翻译
軹的国语辞典解释軹轵zhǐㄓˇ详细解释名 1.贯穿车轮中心圆木的小孔。 《说文解字•车部》:“轵,车轮小穿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 2.车轴的末端。 《周礼•冬官考工记•序官》:“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三尺有三寸也。”《新唐书•卷一六•礼乐志六》:“祭两轵及轨前,乃饮。” 3.古代车箱两旁横直交错的木头。 《周礼•冬官考工记•舆人》:“参分较围,去一以为轵围。”汉•郑玄•注:“轵,𫐎之植者、衡者也。” 形 ◎分歧的、歧出的。参见“轵首蛇”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軹的两岸词典解释軹轵zhǐㄓˇ详细解释◎〈书〉车轴的两端。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軹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