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guǐ ㄍㄨㄟˇ

卷十四車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車部

9画

U+8ECC

居酉反、居洧反

軌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居洧切頁碼476頁,第12

軌車徹也。从車九聲。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俱皮反頁碼1112頁,第5行,第2

軌車徹也。從車九聲。

鍇注臣鍇曰:「古車徹,從車也。」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居酉反、居洧反古音第三部頁碼2909頁,第5許惟賢1263頁,第8

軌車徹也。

段注《攴部》曰:徹者,通也。車徹者,謂輿之下㒳輪之閒空中可通。故曰車徹。是謂之車軌。軌之名謂輿之下隋方空處。《老子》所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高誘注呂氏《春秋》曰:㒳輪之閒曰軌。毛公《匏有苦葉》傳曰:由輈以下曰軌。合此二語,知軌所在矣。上歫輿。下歫地。㒳旁歫輪。此之謂軌。毛云由輈以下,則輿下之輈,軌也。輈下之軸,軌也。虚空之處未至於地皆軌也。濡軌者,水濡輪閒空虛之處。而至於軸。而至於輈。則必入輿矣。故濟盈𣃔無有濟濡軌之水者。禮義之大防也。毛何以不言㒳輪之閒,而言由輈以下乎。曰㒳輪之閒,自廣陿言之。凡言度涂以軌者,必以之。由輈以下,自高庳言之。詩言濡軌,《晏子》言其深滅軌,以之。《中庸》車同軌,兼廣陿高庳言之。徹廣六尺。軹崇三尺三寸。天下同之。同於天子所制之度也。《穀梁傳》車軌塵,卽《曲禮》之驅塵不出軌。謂其塵之高廣,一如軌之高廣而不過也。車人徹廣六尺,自其裏言之。《匠人》注徹廣八尺,自其表言之。曰由輈以下曰軌,曰㒳輪之閒曰軌,自其裏言之。《少儀》祭左右軌,《史記》車不得方軌,自其表言之。自軌徹之說不明。訓之以地上之迹。迹非不名軌徹也。而迹豈軌徹也。《邶詩》不能通,乃以軓字易軌字。而《毛傳》由輈以下復改作由輈以上。郢書燕說,沈錮千年矣。許云車徹。固已了然。如後人之憒憒。則許當云軌車𨌰也,𨌰車迹也已矣。故大史公言好學深思,不若卜子言近思。

从車。九聲。

段注軌从九者,九之言鳩也,聚也。空中可容也。形聲中有會意。古意居酉反。在三部。今音居洧反

車徹也,常訓,段說人多駁之。車徹即車轍,車迹也。

轨,车轮辗压的痕迹。字形采用“车”作边旁,“九”作声旁。

金文左「車」右「九」。篆文從車、九聲。從「車」,指與車有關;「九」表示音讀。隸書、楷書從金文、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45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1218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904頁
4說文校箋第636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67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2113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352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06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010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78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611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505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872頁【補遺】第18077頁
14通訓定聲第98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62頁【崇文】第5045頁
16說文句讀第2089頁
17章授筆記第594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740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1309頁,第12字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𨑍𧗝

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𡘋音宄。
說文》:車轍也。
孟子》:城門之軌。〔註〕車轍迹也。

又,車軸也。
禮・少儀》:其在車,左執轡,右受爵,祭左右軌范乃飮。〔註〕軌,謂轊頭也。又,《正韻》:法也、則也。
左傳・隱五年》: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
前漢・賈山傳》:軌,事之大者也。〔註〕軌謂法度,故凡不循法度者,謂之不軌。

又,《正韻》:循也。
史記・天官書》:星辰軌道。〔註〕謂循其常道也。
前漢・賈誼傳》:諸侯軌道。〔註〕言循法度也。

又,與宄通。
左傳・成十七年》:亂在外爲姦,在內爲軌;御姦以德,御軌以𠛬。〔註〕軌,本作宄。

又,《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設黍稷六簋于俎西。〔註〕簋,古文作軌。

又,叶居有切,音九。
詩・邶風》: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又,叶果許切,音舉。陸機〈凌霄賦〉:削陋跡于介丘兮,省仙遊而投軌;覬情累以遂濟兮,豈時俗之云阻。
〇〔按〕《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註軌謂轍廣,非。軌卽轍也。
韻會》:輪有高下廣狹,皆定于軌,輪中之軌既同,則轍迹亦同,因謂車轍亦曰軌,其實軌乃轊頭也。自《說文》以軌爲車轍,後人沿之,遂專以車轍訓軌,失其字之本義矣。郉昺《孝經・序》疏云:兩轍之閒曰軌,車所轢曰轍,此爲確詁云。

注解

1.车行的痕迹。

《广韵•上声•旨韵》:“轨,车迹也。”唐•柳宗元〈辩侵伐论〉:“周道既坏,兵车之轨交于天下,而罕知侵伐之端焉。”

2.车子两轮间的距离。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3.火车、星体等运行的路线。

《淮南子•本经》:“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

铁轨。

4.法度、常规。

《淮南子•原道》:“是故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宜,不易其常。”

常轨、步入正轨。

5.姓。如周代有轨革。

遵照、依循。

《尹文子•大道下》:“心不畏时之禁,行不轨时之法,此大乱之道也。”《后汉书•卷三○下•襄楷传》:“臣窃见去岁五月,荧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门,不轨常道。”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