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ㄍㄨˇ

卷十一谷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谷部

7画

U+8C37

古祿切

𠔌

谷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古祿切頁碼382頁,第8

谷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凡谷之屬皆从谷。

附注按:字形像水流出窪之形。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孤速反頁碼928頁,第5行,第1

谷泉出通巛爲谷。從水,半見出於口。凡谷之屬,皆從谷。

鍇注臣鍇曰:「指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古祿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278頁,第5許惟賢991頁,第7

谷泉出通川爲谷。

段注《釋水》曰: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許不言谿者,許以谿專係之山豄無所通也。川者,毌穿通流之水也。兩山之閒必有川焉。詩。進𨓤維谷。叚谷爲鞫。《毛傳》曰:谷,竆也。卽《邶風傳》之鞫,竆也。

从水半見出於口。

段注此會意。古祿切。三部。亦音浴。

凡谷之屬皆从谷。

甲骨文之,上像水形,下從口。從口比擬為水流的出口處;僅像水流之形,沒獨立的形、音、義,只是一個實象的符號而已。因此,當兩者結合成,正可表現水流的通道。金文、戰國文字之谷,承自甲、金文之形,顯而易見。篆文將該字上方的水流誇張作「」,稍失其形。隸書三例,一、二例承自於古文字,當無可疑;第三例形變作,將下方的兩筆連成一筆,就和原形差了不少。楷書沿自隸書,將下方的水形交接,比之隸書連成一筆,還是比較接近原形。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5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964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726頁
4說文校箋第500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453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66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81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64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42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00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481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01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290頁【補遺】第17717頁
14通訓定聲第148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996頁【崇文】第3981頁
16說文句讀第1631頁
17說文新證第809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01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058頁,第4字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祿切,音穀。
說文》: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
韻會》:兩山閒流水之道也。
爾雅・釋水》:水注谿曰谷。〔疏〕謂山谷中水注入㵎谿也。
易・井卦》:井谷射鮒。〔註〕谿谷出水,從上注下。
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禮・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又,谷水。
管子・度地篇》: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

又,暘谷,日所出處;昧谷,日所入處。
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又,《集韻》:窮也。
詩・大雅》:進退維谷。〔疏〕谷謂山谷、墜谷,是窮困之義。

又,《廣韻》:養也。老子《道德經》:谷神不死。

又,《爾雅・釋天》:東風謂之谷風。
詩・邶風》:習習谷風。
詩詁》:風出谷中也。〔疏〕谷之言穀。穀,生也,生長之風也。
前漢・王莽傳》:其夕穀風迅疾。師古曰:卽谷風。

又,《韻會》:竹溝曰谷。
前漢・律歷志》:黃帝使伶倫取竹之解谷。〔註〕解,脫也;谷,溝也──取竹之無谷節者。一說解谷,昆侖之北谷名也。

又,壑谷,窟室也。
左傳・襄三十年》:鄭伯爲窟室夜飮。朝者曰:公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註〕地室也。

又,人足內踝前後一寸陷中,曰然谷穴。
奇經考》:隂蹻之脈,起于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

又,地名。
春秋・定十年》:公會齊侯于夾谷。〔杜註〕卽祝其也。

又,郡縣名。
前漢・地理志》:上谷郡,秦置。
魏書・地形志》:谷陽縣,屬陳留郡。

又,山名。
山海經》: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又,姓。漢有谷永。又,複姓。金有夾谷謝奴。
金國語・姓氏解:夾谷曰仝。

又,《廣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𡘋音欲──義與《說文》、《爾雅》同。

又,姓。北魏有谷渾氏。又,吐谷渾氏。
金壷字考》:音突浴魂。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盧谷切,音鹿。
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谷蠡王。〔註〕谷蠡,音鹿離。

又,叶乞約切,音却。
史記・筴傳》:有介之蟲,置之谿谷;收牧人民,爲之城郭

又,叶魚律切,音聿。
易林》:鹿畏人匿,俱入深谷;命短不長,爲虎所得。

音學五書》:山谷之谷,雖有穀、欲二音,其實欲乃正音。
》井谷,陸德明一音浴;《》暘谷,一音欲;《左傳》南谷中,一音欲;《史記・樊噲傳》橫谷,《正義》音欲;〈貨殖傳〉谷量牛馬,《索隱》音欲;苦縣〈老子銘〉書谷神作浴神──是也。轉平聲則音臾,上聲則音與,去聲則音裕。今人讀谷爲穀,而加山作峪乃音裕,非。

注解

〔谷〕字拼音是gǔ,部首是谷,总笔画是7画。

〔谷〕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八、人、口”,五行属木。

〔谷〕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是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谷〕字仓颉码是COR,五笔是WWKF,四角号码是80608,郑码是OOJ,中文电码是6253,区位码是2540

〔谷〕字的UNICODE是U+8C3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895,UTF-32:00008c37,UTF-8:E8 B0 B7。

〔谷〕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798,属常用字

〔谷〕字异体字是䅽、噱、穀、𠔌、𡵾

名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2.同本义valley

水注谿曰谷。 —— 《尔雅·释水》无障谷。 —— 《公羊传·僖公三年》川谷径复。 —— 《楚辞·招魂》含谿怀谷。 —— 《文选·左思·蜀都赋》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峡谷;幽谷;谷口(两山之间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3.两山之间的水流mountain stream

泉出通川为谷。 —— 《说文》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 —— 清· 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十四

谷饮(汲谷水而饮);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4.泛指水流stream

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 —— 《墨子》

5.水流会聚的地方 confluence

谷王(江海的别名。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称)

6.井中容水之处 pool

谷鲋(指井中蛤蟆)

7.中医学名词 valley

谷谿(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谷道(指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肛门)

8.古代道家用语 valley

谷牝(犹谷神)

9.通“穀。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grain

谷董羹(一种杂煮的饮食);五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百谷(粮食的总称)

10.通“鞫”。困穷 poor。引申为困境。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 《诗·大雅·桑柔》

进退维谷(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11.姓。如:谷那(复姓)

名词

1.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grain

穀,百谷之总名。从禾,穀声。 —— 《说文》。百谷者,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也。”五至,以谷俱来。 —— 《书·太古誓》。郑注:“盖牟麦也。”亟(同“急”)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 《诗·豳风·七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论语·微子》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 颜仁郁《农家》

五谷;谷田;谷人(农夫);谷入(禾稼的收获);谷土(耕地);谷芒(禾谷的芒刺);谷道(古代方士不吃五谷,以求长生不老的道术)

2.粟的北方俗称 millet

谷草

3.即稻谷。未脱壳的水稻的子实unhusked rice

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 《多收了三五斗》

4.另见 yù。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4: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