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謄 | |||||||||||||||||||||||||||||||||||||||||||||||||||||||||
释义 | 謄téng ㄊㄥˊ 卷三言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17画 U+8B04 謄 徒登切 誊 𦫁 誊 謄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上反切徒登切頁碼第72頁,第12字續丁孫 𦫁異體謄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五反切徒朋反頁碼第203頁,第4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曰:「謂移冩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上反切徒登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379頁,第4字許惟賢第171頁,第3字
段注今人猶謂謄寫。 从言。朕聲。 段注徒登切。六部。 白话解释誊,转录、抄写。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朕”作声旁。 謄字的相关索引
謄téng ㄊㄥˊ 正文・酉集上言部共17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言部 17画 U+8B04 謄 誊 謄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05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74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48頁,第16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登切,音騰。 例又,人名。崇謄。見《宋史・宗室表》。 例本从舟。俗从月,誤。 注解〔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謄〕字拼音是té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𰮤、言、;、月、誊。 〔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éng] ⑴ 见“誊”。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謄téng ㄊㄥˊ 言部共17画左右结构U+8B0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誊 言部 17画 10画 左右结构 EUDY 86 、 EUGY 98 BFQR QUS 79261 无 U+8B04 35114311344111251 撇、横折钩、横、横、点、撇、横、横、撇、捺、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誊 、 𦫁 謄字概述〔謄〕字拼音是téng,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7画。 〔謄〕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誊”或“"𰮤"、言”。 〔謄〕字仓颉码是BFQR,五笔是EUDY86,EUGY98,四角号码是79261,郑码是QUS。 〔謄〕字的UNICODE是U+8B0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588,UTF-32:00008b04,UTF-8:E8 AC 84。 〔謄〕字异体字是誊、𦫁。 謄的笔顺Loading... 謄的意思謄誊téngㄊㄥˊ基本解释◎见“誊”。 謄字的翻译
謄的国语辞典解释謄誊téngㄊㄥˊ详细解释动 ◎复写、抄写。 誊稿、誊清、誊写。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謄的两岸词典解释謄誊téngㄊㄥˊ详细解释◎誊写,照底稿或原文抄写。 誊写、誊清、誊录、誊了一遍稿子。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謄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