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卷八衣部共6画
说文解字

卷八

衣部

6画

U+8863

於稀切

𠅃衣

衣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於稀切頁碼270頁,第5

𠅃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屬皆从衣。

附注按:甲骨文、金文衣字像曲領,兩袖中空,左右襟衽掩合之形。

卷别卷十六反切於機反頁碼693頁,第6行,第1

𠅃依也。上曰衣;下曰裳。像覆二人之形也。凡衣之屬,皆從衣。

鍇注臣鍇曰:「人所依也。《易》曰:『黃帝、尭、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卷别卷八上反切於稀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52頁,第1許惟賢680頁,第5

𠅃依也。

段注曡韵爲訓。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

上曰衣。下曰常。

段注常,下帬也。

象覆二人之形。

段注孫氏星衍曰:當作二𠃋𠃋,古文肱也。玉裁謂。自《人部》至《此部》及下文《老部》、《尸部》字皆从人。衣篆非從人。則無由次此。故楚金疑義篇作𠅃。云《說文》字體與小篆有異。今人小篆作衣。乃是變體求工耳。下文表襲袤裔四古文皆从𠅃。則知古文从二人也。今人作卒字亦从二人。何以云覆二人也。云覆二人則貴賤皆覆。上下有服而覆同也。於稀切。十五部。

凡衣之屬皆从衣。

象覆二人之形。《論語》「必有寢衣」乃㐱被耳,故能覆二人。引申為衣服。

衣,人们遮羞蔽体所依赖的东西。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衣”字的字形,像是一个“人”字覆盖了两个“人”字。 所有与衣相关的字,都采用“衣”作边旁。

甲骨文二例:像衣領、左右袖子和衣襟向左掩覆的樣子。字的構形相同,只是多了些飾紋。金文二例,顯承甲文而來,只是第二例少了衣襟覆蓋的末筆,然不影響其音、義。戰國文字二例,繼自金文第一例,甚為明顯,第二例只是多一飾筆而已,無妨其為象形。篆文承於金文第一例,顯而易見。字經隸書,變體作,頗失其形,楷書沿之以定體,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68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18頁
4說文校箋第346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328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18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01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14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4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11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338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279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327頁【補遺】第17248頁
14通訓定聲第224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14頁【崇文】第2853頁
16說文句讀第1109頁
17說文新證第663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50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58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796頁,第1字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於希切,音依。
說文》:上曰衣,下曰裳。
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
白虎通》:衣者,隱也。
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
玉篇》:所以形軀依也。
類篇》:象覆二人之形。
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禮・玉藻》:衣正色,裳閒色。傅𤣥〈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
詩・周頌》:絲衣其紑。

又,《博雅》:寢衣、衾、𩏩,服也。

又,《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又,面衣。
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又,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又,綴衣,掌衣服官名。
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又,白衣,未仕之稱。
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又,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
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又,姓。
通志・氏族略》:見《姓苑》。
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
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又,靑衣,地名。
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又,借服膺意。
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又,《唐韻》:於既切,讀去聲──服之也。
玉篇》:以衣被人也。
增韻》:著衣也。
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
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又,《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

一作㐆。
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注解

名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同本义upper garment; jacket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 —— 《说文》一戎衣。 —— 《书·武城》。传:“服也。”薄澣我衣。 —— 《诗·周南·葛覃》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 《诗·齐风·东方未明》绿衣黄裳。 —— 《诗·邶风·绿衣》荀九家乾为衣。 —— 《易·说卦》夜披衣坐。 —— 唐· 李朝威《柳毅传》披紫衣。

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3.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clothing; clothes; garment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诗·秦风·无衣》无衣无褐。 —— 《诗·邶风·七月》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礼记》

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4.器物的外罩 covering

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5.指苔藓等 moss

苔衣(苔的总称);地衣(菌类植物)

6.涂层 coating

糖衣;防护衣

7.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membrane

花生衣

8.另见 yì。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