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衙门。
英government office in feudal China;
官署。
引明•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籍没二相之害》:“迨 江陵 籍没后,此第又入官为衙署矣。”清•袁枚 《新齐谐·梁朝古冢》:“衙署旷荡,每夕人语譁然。”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所以官僚虽然依靠朝廷,却并不忠于朝廷,吏役虽然依靠衙署,却并不爱护衙署。”
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
引《儒林外史·第四〇回》:「周围十里,六座城门,城里又盖了五个衙署。」
衙署,指中国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处所。《周礼》称官府,汉代称官寺,唐代以后称衙署、公署、公廨、衙门。衙署是城市中的主要建筑,大多有规划地集中布置,采用庭院式布局,建筑规模视其等第而定。
衙 [ yá ] 1. 旧时官署之称。 如 公衙。衙门。衙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衙役。 2. 唐代皇帝前殿。 如 “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 3. 排列成行的事物。 如 槐衙。柳衙。 [更多解释]
署 [ shǔ ] 1. 办理公务的机关。 如 专署。公署。官署。 2. 布置。 如 部署。 3. 签名,题字。 如 签署。署名。署字。 4. 暂代。 如 署理。兼署。 [更多解释]
衙署的拼音是:yá shǔ点击 图标播放衙署的发音。
衙署的意思是: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