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shù ㄕㄨˋ
篇目 卷二
部首 行部
总笔画 11画
统一码 U+8853
字头 術
反切 食聿切
简体 术
卷别卷二下反切食聿切頁碼第58頁,第1字續丁孫
邑中道也。从行朮聲。
卷别卷四反切常出反頁碼第167頁,第6行,第1字述
邑中道也。從行术聲。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卷别卷二下反切食聿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309頁,第2字許惟賢第138頁,第11字
邑中道也。
段注邑,國也。引伸爲技術。
从行。朮聲。
段注食聿切。十五部。
朱二仁術,仁之路也。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自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為從行、朮聲。行為道路,作為形符,表示義和道路有關;朮為「秫」之異體,植物名,於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大陸通行規範字作「术」。
卷別 正文 ・申集下
康熙部首 行部
康熙筆画 11画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行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58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09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84頁,第15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食律切,音秫。《廣韻》:技術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謀奇妙,是爲術家。
例又,心術。《漢書註》師古曰:述,道徑也,心之所由也㊟。《禮・樂記》:心術形焉。
例又,道也。《晏子・雜下篇》:言有文章,術有條理。
例又,業也。《禮・儒行》:營道同「術」。
例又,《說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爲里,里十爲術,術十爲州。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術。
例又,《博雅》:迹也。
例又,與述通。《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
例又,與沭通。《史記・建元侯年表》:術陽侯建德。《索隱》曰:在下邳。
音又,《集韻》:徐醉切,音燧──六鄕之外地。一曰道也。通作遂。《禮・學記》:術有序。〔註〕術當爲遂,《周禮・地官》:萬二千五百家爲遂。
卷目:考證・申集下 部首:行部
愛日堂藏本: 第646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9頁,第19字
《史記・建元侯年表》術陽侯建德。
謹照原書改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行部。
〔術〕字拼音是shù,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行、朮。
〔術〕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行,術聲。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是城邑中的道路。
〔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ù] ⑴ 都邑中的道路;也泛指街道、道路。《説文•行部》:“術,邑中道也。”⑵ 溝渠。《禮記•月令》:“審端經〔徑〕術,善相丘陵。”⑶ 技藝;業術。《廣韻•術韻》:“術,技術。”⑷ 法;法律;法令。《廣雅•釋詁一》:“術,灋也。”⑸ 辦法;策略。《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⑹ 學說;主張。《篇海類編•人事類•行部》:“術,道業也。”⑺ 學習;實踐。《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⑻ 通“遂”。周代王城百里之外的遠郊。《集韻•至韻》:“術,六鄉之外地。通作遂。”⑼ 通“述”。述說;闡述。《漢書•賈山傳》:“今陛下念思祖考,術追厥功。”⑽ 通“殺”。差別;等第。《墨子•非儒下》:“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⑾ 姓。《通志略•氏族五》:“術氏,見《姓苑》。”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5画
结构 左中右结构
五笔 TSYH 86 、 TSYS 98
仓颉 HOICN HOIDN
郑码 OIFS
四角 21221
中文电码 无
笔画 33212344112 撇、撇、竖、横、竖、撇、点、点、横、横、竖钩
异体字 术 、 𧗱
〔術〕字拼音是shù,部首是彳,总笔画是11画。
〔術〕字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彳、术、亍”或“行、朮”。
〔術〕字仓颉码是HOICN HOIDN,五笔是TSYH86,TSYS98,四角号码是21221,郑码是OIFS。
〔術〕字的UNICODE是U+885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899,UTF-32:00008853,UTF-8:E8 A1 93。
〔術〕字异体字是术、𧗱。
①都邑中的道路;也泛指街道、道路。《説文•行部》:“術,邑中道也。”
②溝渠。《禮記•月令》:“審端經〔徑〕術,善相丘陵。”
③技藝;業術。《廣韻•術韻》:“術,技術。”
④法;法律;法令。《廣雅•釋詁一》:“術,灋也。”
⑤辦法;策略。《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⑥學說;主張。《篇海類編•人事類•行部》:“術,道業也。”
⑦學習;實踐。《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
⑧通“遂”。周代王城百里之外的遠郊。《集韻•至韻》:“術,六鄉之外地。通作遂。”
⑨通“述”。述說;闡述。《漢書•賈山傳》:“今陛下念思祖考,術追厥功。”
⑩通“殺”。差別;等第。《墨子•非儒下》:“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
⑪姓。《通志略•氏族五》:“術氏,見《姓苑》。”
名词
1.形聲。从行,術聲。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義:城邑中的道路。
2.同本義road。
引证 :術,邑中道也。 —— 《說文》術,道也。 —— 《廣雅》審端徑術。 —— 《禮記·月令》園圃術路。 —— 《漢書·刑法志》。注:「大道也。」橫術何廣廣兮。 —— 《漢書·燕刺王旦傳》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鳴,橫術何廣兮,固知國中之無人! —— 《漢書》
3.泛指街道、道路street; road。
引证 :齊城、 高唐當術而大敗。 —— 《孫臏兵法·擒龐涓》
例如 :術阡(道路);術徑(大道與小路);術路(大道);術衢(道路)
4.方法;策略method; tactics。
引证 :臣有百勝之術。 —— 《戰國策·魏策》叩其術,曰:「是無難,別具本章,獄詞無易,但取案末獨身無親戚者二人易汝名。」 —— 清· 方苞《獄中雜記》子有何術可導我耶? —— 唐· 李朝威《柳毅傳》
例如 :術法(方法);術鵠(方法與目的)
5.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tactics。
引证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 —— 《三國志·諸葛亮傳》
6.權術;計謀political trickery。
引证 :人主之大物,非法則術也。 —— 《韓非子·難三》
例如 :術數(方法和謀略);術計(權術計謀);術略(韜略;謀略);術謀(講求權術謀略)
7.技藝;業術art; skill; techinque。
引证 :古之學術道者。 —— 《禮記·鄉飲酒義》役民三司盜者,授以擊刺之術。 —— 宋· 蘇軾《教戰守》女婉貞,年十九,自幼好武術,習無不精。 ——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例如 :營造術;雕刻術;術道(才藝之道);航海術
8.法,法律law。
引证 :術,法也。 —— 《廣雅》不以犯有司正術也。 —— 《禮記·文王世子》故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 —— 《商君書》
9.學說theory。
引证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 唐· 韓愈《師說》竇太后好 黃帝、 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 —— 《史記·外戚世家》
10.方術。指醫、占卜、星相等術藝divination。
引证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 —— 《淮南子·人間訓》
例如 :術數(用星佔、卜筮、命相、拆字等方術,推測國家和個人的氣數及命運);術法(法術;方術);術知(道術才智);術者(術人,以占卜、星相等爲職業的人)
動
1.學習;實踐study; practise。
引证 :蛾子時而術之。 —— 《禮記·學記》
2.通「述」。申述,敘述,記敘narrate; recount; relate。
引证 :昔者暴王作之,窮人術之。 —— 《墨子·非命下》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 —— 《荀子·修身》今陛下念思祖考,術追厥功。 —— 《漢書·賈山傳》能術遠者考之以近。 —— 陸賈《新語》
3.選擇職業choose a occupation。
引证 :孟子曰:「術不可不慎。」信夫! —— 方苞《獄中雜記》
名
1.邑中通行的道路。
引证 :《墨子•旗帜》:“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四》:“冠盖阴四术,朱轮竟长衢。”
2.技艺。
引证 :晋•陶渊明〈咏荆轲〉诗:“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例如 :武术、美术、技术。
3.方法、策略。
引证 :《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例如 :战术、权术、算术。
◎古代位于郊外的行政区域。
引证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1.技艺;学术。
例如 :马术、艺术、美术、不学无术。
2.方法;策略。
例如 :权术、算术、骗术。
3.姓。
◎〈书〉古代行政区域,在远郊之外。通“遂”。
例如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礼记‧学记》)。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分身乏术 第八艺术 术妙轩岐 术有专精 更多…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