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蘖 | ||||||||||||||||||||||||||||||||||||||||||||||||||||||||||||
释义 | 蘖niè ㄋㄧㄝˋ 卷六木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20画 U+8616 蘖 五葛切 𣡌 、 𣎴 、 㮆 、 𣖂 、 𣔏 、 櫱 蘖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上反切五葛切頁碼第193頁,第8字續丁孫 𣡌
櫱
𣎴
㮆異體𣖂、𣔏
附注《集韻・𧀼韻》:「蘖,或作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一反切顏遏反頁碼第494頁,第6行,第2字述
反切………頁碼第494頁,第7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指事也。 反切………頁碼第495頁,第7行,第2字述
反切………頁碼第495頁,第1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上反切五葛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72頁,第5字許惟賢第472頁,第5字
段注《商頌傳》曰:櫱,餘也。《周南》傳曰:肄,餘也。斬而復生曰肄。按肄者,櫱之假借字也。韋昭曰:以株生日櫱。《方言》。烈枿餘也。陳鄭之閒曰枿。晉衞之閒曰烈。秦晉之閒曰肄,或曰烈。枿者亦櫱之異文。 從木。獻聲。 段注五葛切。十五部。按獻聲在十四部。合韵也。 《商書》曰:若顚木之有㽕𣡌。 段注《般庚》上文。今尚書作由櫱。本又作枿。馬云:顚木而肄生曰枿。
段注今《經典》用此字。
段注謂木秃其上而僅餘根株也。
段注從木𦍐聲也。𦍐者羍之或字。見《羊部》。《古文四聲韵》作𣖂。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櫱子)。斫木無頭曰𣡌。庶子曰櫱子,即餘子(伐木餘也),當作𣡌,後孼作罪孼解,實即辥之音轉。《說文》「嶭,罪也」。櫱、孼、㜸同。 朱二與支同義,故孼子即支子,當為櫱子。然孼字《說文》已有。 錢一伐木餘也。古人稱庶子曰孽子,孽即櫱字(𣡌之或體)。櫱,餘也。妖孽=㜸,《漢書》中已有其字。罪孼=辥(《說文》:「嶭,罪也」)。 蘖字的相关索引
蘖niè ㄋㄧㄝˋ 正文・申集上艸部共2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上 艸部 23画 木 U+8616 蘖 蘖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53頁,第2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9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40頁,第5字 音《正韻》:魚列切,音臬──斫木餘。 例又,肄生曰蘖。 例又,《字彙補》:姓也。何氏《姓苑》:本姓薛,東莞人,避仇改之。 例《字彙》:木櫱字有屮無艸,今从艸似誤。 注解〔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蘖〕字拼音是n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薛、朩,五行属木。 〔蘖〕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薛声。本义是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iè] ⑴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蘖niè ㄋㄧㄝˋ 艹部共20画上下结构U+8616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艹部 20画 17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木 AWNS 86 、 ATNS 98 TJD EMSF 44904 5649 6233 U+8616 12232515141431121234 横、竖、竖、撇、竖、横折、横、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横、竖、撇、捺 㮆 、 枿 、 檗 、 櫱 、 糱 、 𡾹 、 𢱂 、 𣎴 、 𣔏 、 𣕀 、 𣖂 、 𣡌 蘖字概述〔蘖〕字拼音是niè,部首是艹,总笔画是20画。 〔蘖〕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薛、木”或“薛、朩”,五行属木。 〔蘖〕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薛声。本义是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蘖〕字仓颉码是TJD,五笔是AWNS86,ATNS98,四角号码是44904,郑码是EMSF,中文电码是5649,区位码是6233。 〔蘖〕字的UNICODE是U+861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326,UTF-32:00008616,UTF-8:E8 98 96。 〔蘖〕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423。 〔蘖〕字异体字是㮆、枿、檗、櫱、糱、𡾹、𢱂、𣎴、𣔏、𣕀、𣖂、𣡌。 蘖的笔顺Loading... 蘖的意思蘖nièㄋㄧㄝˋ基本解释◎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枝。分~。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木,薛声。本义: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2.同本义tiller。 若颠本之有由蘖。 —— 《书·盘庚上》苞有三蘖。 —— 《诗·商颂·长发》。朱注:“蘖,旁生萌蘖也。”非无萌蘖之生焉。 —— 《孟子·告子上》寻木起于蘖栽。 —— 《文选·张衡·东京赋》。注:“斩而复生曰蘖。” 槎蘖(砍伐幼林) 3.植物的芽sprout。 茶之佳品,芽蘖细微,不可多得。 —— 王观国《学林》 蘖芽(草木萌生的新芽) 形容词 ◎通“糱”。高 high; tall 宋王筑为蘖台。——《吕氏春秋·过理篇》 名词 1.生芽的米budded rice。 蘖,芽米也。 —— 《说文》 2.酿酒的曲yeast for wine-making。 以蘖为酒。 —— 《管子·禁藏》 蘖酒(曲酒);蘖曲(酒曲) 蘖字的翻译
蘖的字源字形
含蘖字的成语饮冰茹蘖 饮冰食蘖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酒醴麹蘖 更多… 蘖字组词蘖帝 蘖磐 蘖芽 蘖枝 分蘖 苞蘖 冰蘖 槎蘖 尺蘖 根蘖 黄蘖 酒醴麹蘖 穬麦蘖 枯蘖 萌蘖 甹蘖 曲蘖 三蘖 生蘖 食蘖 秫蘖 条蘖 夏蘖 芽蘖 牙蘖 饮冰茹蘖 饮冰食蘖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