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脩 | |||||||||||||||||||||||||||||||||||||||||||||||||||||||||
释义 | 脩xiū ㄒㄧㄡ 卷四肉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肉部 10画 U+8129 脩 息流切 𠋛 脩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息流切頁碼第132頁,第12字續丁孫 𠋛異體脩
附注按:金文「脩」字從食,攸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息抽反頁碼第342頁,第3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女贄不過榛、栗、棗、脩。」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息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693頁,第3字許惟賢第309頁,第4字
段注膳夫大鄭注曰:脩,脯也。按此統言之。析言之則薄析曰脯。捶而施薑桂曰段脩。後鄭注内饔云脩,鍛脯也是也。《曲禮》疏云:脯訓始。始作卽成也。脩訓治。治之乃成。修治之謂捶而施薑桂。經傳多假脩爲修治字。 从肉。攸聲。 段注息流切。三部。 脩字的相关索引
脩xiū ㄒㄧㄡ 正文・未集下肉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下 肉部 13画 金 U+8129 脩 修 脩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55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984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950頁,第10字 音《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𡘋音羞。 例又,治也、習也。 例又,《韻會》:長也。 例又,掃除也。 例又,備也。〈周語〉:脩其簠簋。〔註〕備也。 例又,久也。 例又,敬也。〈魯語〉:吾冀而朝夕脩我。〔註〕敬也。 例又,乾也。 例又,《爾雅・釋樂》:徒鼓鍾謂之脩。 例又,草名。 例又,魚名。 例又,姓。 例又,人名。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氏之臣也。 音又,《正韻》:云九切,音有。 音又,《集韻》:他彫切,音祧──縣名,在信都,周亞夫封邑。 音又,《類篇》:思邀切,音宵──脩脩,羽敝也。 例《正字通》:《說文》脩,脯也;修,飾也。分爲二。今脩、修通。 卷目:考證・未集下 部首:肉部 愛日堂藏本: 第563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4頁,第42字 又敬也。《魯語》吾冀而朝夕脩我。〔註〕敬也。 謹照原文兩敬字𠀤改儆。 注解〔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脩〕字拼音是xi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攸、⺼、;、、𡕙,五行属金。 〔脩〕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攸( yōu )声。本义是干肉。 〔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ū] ⑴ 干肉:“凡肉~之颁赐,皆掌之。”⑵ 旧时指教学的酬金⑶ 干枯。⑷ 同“修”。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脩xiū ㄒㄧㄡ 月部共10画左右结构U+8129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汉语字典 修 月部 10画 6画 左右结构 金 WHTE OLOB OLHB NIRQ 27227 5190 U+8129 3223542511 撇、竖、竖、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钩、横、横 修 、 卣 、 𠋛 、 𢕦 脩字概述〔脩〕字拼音是xiū,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0画。 〔脩〕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攸、"⺝"”或“攸、"⺼"”或“""、"𡕙"”,五行属金。 〔脩〕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攸( yōu )声。本义是干肉。 〔脩〕字仓颉码是OLOB OLHB,五笔是WHTE,四角号码是27227,郑码是NIRQ,中文电码是5190。 〔脩〕字的UNICODE是U+812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065,UTF-32:00008129,UTF-8:E8 84 A9。 〔脩〕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015。 〔脩〕字异体字是修、卣、𠋛、𢕦。 脩的笔顺Loading... 脩的意思脩修xiūㄒㄧㄡ基本解释①干肉:“凡肉~之颁赐,皆掌之。” ②旧时指教学的酬金。束~。~金。 ③干枯。 ④同“修”。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肉,攸( yōu )声。本义:干肉。 2.同本义(加姜桂等香料,捶制而成)dried meat。 脩,脯也。 —— 《说文》三问皆脩。 —— 《周礼·掌客》取糗与腶脩。 —— 《仪礼·有司彻》枣栗段脩。 —— 《礼记·昏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论语·述而》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 —— 《周礼·天官》析言之,则薄析曰辅,捶而施姜桂曰段脩。 —— 《说文解字注》 脩脯(干肉);脩脡(即束脩,十条干肉)。又指用香料制成的干肉 3.指学生致教师的酬金salary for a teacher。 小儿跟随肄业,以房资作为脩金。 —— 《镜花缘》 脩脯(付给教师的酬金);脩金(送给老师的酬金) 4.通“羞”。美味的食品fine food。 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 —— 《周礼·大宰》脩,爵无数。 —— 《礼记·乡饮酒义》 形容词 1.高;长long; tall。 脩,长也。 —— 《小尔雅》四牡脩广。 —— 《诗·小雅·六月》颈脩七寸。 —— 《礼记·投壶》则及其大脩也。 —— 《考工记·弓人》。注:“犹久也。”朱儒问径天高于脩人。 —— 《淮南子·说山》。注:“长人也。” 脩垌(遥远的田野);脩眉(远山);脩路(长路;远道);脩途(长途,远路);脩隔(遥远而阻隔);脩久(长久);脩长(长远) 2.美好good。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 屈原《离骚》 脩名(美好的名声);脩美(美好);脩脩(修长美好貌);脩善(行善);脩态(美好的姿态) 动词 1.假借为“修”。兴建;兴修build。 郑人脩城。 —— 《左传》脩井也。 —— 《易·象传》 脩文(兴修文德);脩营(修建,营建);脩业(建立功业) 2.修理;整修repair。 脩我长矛。 —— 《诗·秦风·无衣》脩我甲兵。脩我矛戟。 脩同(修通);脩完(修缮完备);脩奉(修缮供奉);脩理(端谨整饬;整理;整修) 3.治理manage。 与其具脩。 —— 《周礼·太宰》。注:“埽除粪洒。”则为主睹懛除。 —— 《周礼·山虞》。注:“治道路场坛。” 脩平(治理);脩理(整治);脩复(整治而恢复之);脩领(犹言治理);脩缮(治理) 4.修养self-cultivate。 聿脩厥德。 —— 《诗·大雅·文王》 脩己(自我修养);脩行(修养德行);脩洁,脩志(培养高尚的志向) 5.遵循 follow。 脩正(遵循正道);脩古(遵循古道);脩奉(送循奉行);脩述(循守继述) 6.学习;研习study。 属脩士。 —— 《荀子·礼论》。注:“士之进脩者,谓上上也。” 脩习(学习;研习崇尚);脩学(研习学业;治学);脩荡(学习宣扬) 脩字的翻译
脩的国语辞典解释脩修xiūㄒㄧㄡ详细解释名 1.干肉条。 《周礼•天官•膳夫》:“凡肉修之颁赐,皆掌之。” 2.参见“束修”条。 3.姓。如汉代有修炳。 动 1.干枯、枯萎。 《诗经•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修矣。” 2.研习。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老子修道德。” 3.打扫、洗涤。 《礼记•中庸》:“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汉•郑玄•注:“修,谓扫粪也。” 形 1.长、久、远。 《楚辞•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选•潘岳•西征赋》:“生有修短之命。” 2.美善。 《楚辞•屈原•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文选•张衡•思玄赋》:“伊中情之信修兮。”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脩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xiū1xiū2 脩修1xiūㄒㄧㄡ详细解释1.〈书〉干肉条。 修脯。 2.〈书〉古代送给老师作为见面礼的干肉,后指送给老师的酬金。 束修、修敬、修金。 脩修2xiūㄒㄧㄡ详细解释1.长;久;远。 修长、修短、修远、茂林修竹。 2.〈书〉研习;学习或锻炼,以提高品德、学识。同“修”。 修身、修养。 3.〈书〉美;善。同“修”。 修名。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脩的字源字形
含脩字的成语不脩边幅 进德脩业 脩辞立诚 更多… 脩字组词脩辞立诚 束脩 不脩边幅 进德脩业 束脩羊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