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释义 | 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 不识庐山真面目
拼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繁体: 不識廬山真面目 感情 中性成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例子: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故事: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详细解释【释义】无法认识庐山的全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常用此语来比喻人因陷于事物环境中,以致只见局部,不能知道事物的全面。如:“在这紫禁城中,东逛西逛,也只能欣赏一隅,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啊!”也可引喻对刻意遮掩的事物难窥究竟。如:“到底谁是天字第一号?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翻译
不识庐山真面目成语接龙“目”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不”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不识庐山真面目字义分解不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查看详细解释 识读音(shí,zhì), 讠部,共7画 ㈠ 识 [ shí ]①. 知道,认得,能辨别。 如: 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②. 所知道的道理。 如: 知识。常识。 ③. 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 见识。远见卓识。 ㈡ 识 [ zhì ]①. 记住。 如: 博闻强识。 ②. 标志,记号。 查看详细解释 庐读音(lú), 广部,共7画 ①. 房舍。 如: 茅庐。庐墓(①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②庐舍和坟墓)。 ②.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山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①.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如: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②. 形状像山的。 如: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③. 形容大声。 如: 山响。山呼万岁。 ④. 姓。 查看详细解释 真读音(zhēn), 目部,共10画 ①.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 如: 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 ②. 确实,的确。 如: 真好。真正。真切。 ③. 清楚,显明。 如: 看得真。咬字很真。 ④. 本性,本原。 如: 纯真。天真。 ⑤. 人的肖像。 如: 传(chuán )真。写真。 ⑥. 汉字的楷书。 如: 真字。真书。真草隶篆。 ⑦. 姓。 查看详细解释 面读音(miàn), 面部,共9画 ①. 头的前部,脸。 如: 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②. 用脸对着,向着。 如: 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③. 事物的外表。 如: 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④. 方位,部分。 如: 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⑤.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 如: 一面鼓。 ⑥. 会见,直接接头的。 如: 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⑦.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 如: 平面。曲(qū)面。 ⑧. 粮食磨成的粉。 如: 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 ⑨. 粉末。 如: 药面儿。 ⑩.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 如: 面条。 ⑪.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 如: 这种瓜很面。 查看详细解释 目读音(mù), 目部,共5画 ①. 眼睛。 如: 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②. 看,视。 如: 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③.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如: 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④.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 如: 条目。纲举目张。 ⑤. 名称。 如: 数目。巧立名目。 ⑥. 标题。 如: 目录。 ⑦.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 如: 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⑧. 孔眼。 如: 网目。 ⑨. 指为首的人。 如: 头目。 查看详细解释 不识庐山真面目成语组词不的成语识的成语庐的成语山的成语真的成语面的成语目的成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相似的成语庐山真面目庐山面目庐山真面不识泰山不识局面庐山之真对面不识目不识丁目不识书目不识字不识丁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荆山玉不识不知面目可憎本来面目面目全非不识抬举面目一新不识之无不识高低不识好歹不识一丁一丁不识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