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chóu ㄔㄡˊ
篇目 卷十三
部首 糸部
总笔画 14画
统一码 U+7DA2
字头 綢
反切 直由切
简体 绸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直由切頁碼第439頁,第15字續丁孫
繆也。从糸周聲。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直由切頁碼第1040頁,第3行,第3字述
繆也。從糸周聲。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直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644頁,第3字許惟賢第1150頁,第7字
繆也。
段注謂枲之十絜,一曰綢繆二義皆與繆同也。今人綢繆字不分用。然詩都人士單用綢字。曰綢直如髮。《毛傳》以密直釋之。則綢卽稠之叚借也。
从糸。周聲。
段注直由切。三部。按此二篆疑有譌亂。
绸,缪丝。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周”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左「糸」右「周」。篆文從糸、周聲。從「糸」,指與絲繩有關;「周」表示音讀。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卷別 正文 ・未集中
康熙部首 糸部
康熙筆画 14画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5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6頁,第32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9頁,第7字
音《廣韻》:直由切;《集韻》:陳留切,𡘋音儔。《說文》:繆也。《詩・唐風》:綢繆束薪。〔傳〕綢繆,猶纏緜也。
例又,《詩・小雅》:綢直如髮。〔傳〕密直如髮也。〔疏〕綢者,綢緻之言,故爲密也。
例又,《楚辭・九歌》:薛荔柏兮蕙綢。〔註〕綢,縛束也。
音又,《廣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𡘋音韜。《禮・檀弓》:綢練設旐。〔註〕以練綢旗之杠。《爾雅・釋天》:素錦綢杠。〔註〕以白地錦韜旗之竿。《前漢・司馬相如傳》:靡屈虹而爲綢。〔註〕綢,韜也。
音又,《集韻》:徒弔切,音調──蜩,或从糸。蜩蟉,龍首動貌。
〔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綢〕字拼音是ch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周。
〔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óu] ⑴ 见“绸”。
部首 糹部
部外笔画 8画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XMFK
仓颉 VFBGR
郑码 ZLBJ
四角 27920
中文电码 无
笔画 55444435121251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横折钩、横、竖、横、竖、横折、横
异体字 绸
〔綢〕字拼音是chóu,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4画。
〔綢〕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周”或“糹、周”。
〔綢〕字仓颉码是VFBGR,五笔是XMFK,四角号码是27920,郑码是ZLBJ。
〔綢〕字的UNICODE是U+7DA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62,UTF-32:00007da2,UTF-8:E7 B6 A2。
〔綢〕字异体字是绸。
◎见“绸”。
名
◎丝织品的通称。
例如 :绸缎、杭绸、府绸。
动
◎束缚、缠扎。
引证 :《楚辞•屈原•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荃桡兮兰旌。”
◎绸子,质地薄而轻柔的丝织品。
例如 :丝绸、绸缎、双宫绸。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贯綢 绵綢 绎綢 更多…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