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絺 | |||||||||||||||||||||||||||||||||||||||||||||||||||||||||
释义 | 絺chī ㄔ zhǐ ㄓˇ 卷十三糸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糸部 13画 U+7D7A 絺 丑脂切 絺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脂切頁碼第438頁,第30字續丁孫 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丑脂切頁碼第1039頁,第3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38頁,第3字許惟賢第1148頁,第2字
段注葛者,絺綌艸也。其緝績之一如麻枲。其所成之布,細者曰絺。粗者曰綌。葢艸有不同。如今之葛布有黃艸葛,其粗者也。 从糸。希聲。 段注丑脂切。十五部。 絺字的相关索引
絺chī ㄔ zhǐ ㄓˇ 正文・未集中糸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中 糸部 13画 金 U+7D7A 絺 絺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0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4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6頁,第25字 音《廣韻》:丑飢切;《集韻》:抽遲切,𡘋音郗。 音又,《正韻》:抽知切,音摛──義同。 例又,地名。 例又,姓。 音又,《集韻》:展几切──黹,或作絺。 卷目:考證・未集中 部首:糸部 愛日堂藏本: 第52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3頁,第4字 《左傳・隱十一年註》絺在野里縣西南。 謹照原文野里改野王。 注解〔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絺〕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ī、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希,五行属金。 〔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糸( mì ),希声。本义是细葛布。 〔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ī] ⑴ 细葛布。⑵ 细葛布做的衣服。⑶ 古邑名,中国春秋时的周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⑷ 刺绣。⑸ 喻修饰文词。⑹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絺chī ㄔ zhǐ ㄓˇ 糹部共13画左右结构U+7D7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糹部 13画 7画 左右结构 金 XQDH 86 、 XRDH 98 VFKKB ZOGL 24927 无 U+7D7A 5544443413252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点、横、撇、竖、横折钩、竖 黹 、 𫄨 絺字概述〔絺〕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ī、zhǐ,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3画。 〔絺〕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希”或“糹、希”,五行属金。 〔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糸( mì ),希声。本义是细葛布。 〔絺〕字仓颉码是VFKKB,五笔是XQDH86,XRDH98,四角号码是24927,郑码是ZOGL。 〔絺〕字的UNICODE是U+7D7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22,UTF-32:00007d7a,UTF-8:E7 B5 BA。 〔絺〕字异体字是黹、𫄨。 絺的意思絺chīㄔ基本解释①细葛布。 ②细葛布做的衣服。 ③古邑名,中国春秋时的周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 ④刺绣。 ⑤喻修饰文词。 ⑥姓。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糸( mì ),希声。本义:细葛布。 2.同本义fine hemp cloth。 絺,细葛也。 —— 《说文》葛之精者曰絺。 —— 《小尔雅》厥贡盐絺。 —— 《书·禹贡》幂用锡若絺。 —— 《仪礼·大射仪》袗絺络不入公门。 —— 《礼记·曲礼》 絺衣(细葛布衣);絺素(细白葛布);絺葛(葛布);絺纩(葛布与丝绵)。也指细葛布的衣服。如:絺服(葛布制的衣服);絺冕(祭社稷五祀时所穿的礼服) 3.古邑名。春秋时周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Chī town]。 絺字的翻译
絺的国语辞典解释絺chīㄔ详细解释名 1.夏季服装用的细布。 《说文解字•糸部》:“𫄨,细葛也。”《诗经•周南•葛覃》:“为𫄨为绤,服之无斁。” 2.姓。如汉代有𫄨宗周。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絺的两岸词典解释絺chīㄔ详细解释1.〈书〉细葛布。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絺的字源字形
含絺字的成语絺句绘章 絺章绘句 絺章饰句 絺绘章句 絺辞绘句 更多… 絺字组词絺葛 絺褐 絺绘 絺巾 絺纩 絺冕 絺裘 絺素 絺索 絺绤 絺绣 絺衣 絺纻 絺辞绘句 絺绘章句 絺句绘章 絺章绘句 絺章饰句 采絺 麤絺 单絺 裘絺 暑絺 纤絺 绤絺 绉絺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