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宽松;不稠密。
例一片稀疏的树木。
英thin;
亦作“稀疎”。
不稠密。
引《后汉书·庞参传》:“三辅 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五代 齐己 《寒节日寄乡友》诗:“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郭沫若 《行路难》上篇一:“浅黄的沙地上长着些发一样的稀疏的青草。”
犹言冷落,疏远。
引元•季子安 《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稀疎了诗宾和这酒朋,闷来时与谁同。”
稀少疏落。
引《后汉书·卷五一·庞参传》:「三辅山原旷远,民庶稀疏。」《西游记·第五回》:「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
近寥落 稀少
反茂密 茂盛 密集 繁茂 浓密 细密 稠密
词目:稀疏
解释:(物体、声音等) 宽松;不稠密。
稀疏也有其数学概念。
稀 [ xī ] 1.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落(luò)。~客。依~。 2.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 如 稀薄。稀料。稀释。 3. 少。 如 稀少。稀罕。稀奇。古稀之年。 4.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 如 稀烂。稀碎。稀松。 [更多解释]
疏 [ shū ] 1. 去掉阻塞使通畅。 如 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2. 分散。 如 疏散。仗义疏财。 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 如 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 不亲密,关系远的。 如 亲疏。疏远。 5. 不细密,忽略。 如 疏忽。 6. 空虚。 如 志大才疏。 7. 不熟悉。 如 生疏。 8. 粗劣。 如 疏食。疏粝。 9. 古同“蔬”,蔬菜。 10. 分条说明的文字。 如 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12. 姓。 [更多解释]
稀疏的拼音是:xī shū点击 图标播放稀疏的发音。
稀疏的意思是:稀少疏落。
答:稀疏的近义词是: 稀少、 松散、 零落、 寥落、 疏落、 稀罕、 疏淡、 希罕、 稀零、 荒芜、 稀薄 。
稀疏的反义词是: 紧密、 密集、 茂密、 浓密、 茂盛、 细密、 繁茂、 稠密、 丛集、 密致、 繁密、 密实、 葱郁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