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眕 | ||||||||||||||||||||||||||||||||||||||||||||||||||||||||||||
释义 | 眕zhěn ㄓㄣˇ 卷四目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四 目部 10画 U+7715 眕 之忍切 眕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上反切之忍切頁碼第105頁,第13字續丁孫 眕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七反切支允反頁碼第276頁,第2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爾雅》云:「眕,重也。」目厚意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上反切之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524頁,第4字許惟賢第235頁,第4字
段注《左傳》曰: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許語葢古《左傳》說。《釋言》。眕,重也。重亦止意。 从目。㐱聲。 段注之忍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二久視。與塵、填(相久積)之聲義同。 眕字的相关索引
眕zhěn ㄓㄣˇ 正文・午集中目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中 目部 10画 U+7715 眕 眕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23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804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761頁,第4字 音《唐韻》:之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𡘋音軫。 例又,《爾雅・釋言》:重也。 音又,人名。晉右衞將軍陳眕。 例《篇海》或作𥇐。 注解〔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眕〕字拼音是zhě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㐱。 〔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ěn] ⑴ 自安自重;抑制:“憾而能~者鲜矣。”⑵ 视。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眕zhěn ㄓㄣˇ 目部共10画左右结构U+7715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目部 10画 5画 左右结构 HWET BUOHH LOPD 68022 无 U+7715 2511134333 竖、横折、横、横、横、撇、捺、撇、撇、撇 𥇐 眕字概述〔眕〕字拼音是zhěn,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0画。 〔眕〕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㐱”。 〔眕〕字仓颉码是BUOHH,五笔是HWET,四角号码是68022,郑码是LOPD。 〔眕〕字的UNICODE是U+771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85,UTF-32:00007715,UTF-8:E7 9C 95。 〔眕〕字异体字是𥇐。 眕的笔顺Loading... 眕的意思眕zhěnㄓㄣˇ基本解释①自安自重;抑制:“憾而能~者鲜矣。” ②视。 眕字的翻译
眕的国语辞典解释眕zhěnㄓㄣˇ详细解释形 ◎自安自重、自抑。 《左传•隐公三年》:“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眕的两岸词典解释眕zhěnㄓㄣˇ详细解释1.〈书〉凝目镇定地注视。 2.〈书〉自重;自制。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左传‧隐公三年》)。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眕的字源字形
眕字组词眕盱 眕眼 眕眕 眕眕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