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痱 | |||||||||||||||||||||||||||||||||||||||||||||||||||||||||
释义 | 痱fèi ㄈㄟˋ féi ㄈㄟˊ 卷七疒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疒部 13画 U+75F1 痱 蒲罪切 痱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七下反切蒲罪切頁碼第246頁,第29字續丁孫 痱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四反切步禮反頁碼第631頁,第7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史記》曰:「田蚡病痱。」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七下反切蒲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96頁,第7字許惟賢第611頁,第12字
段注非風雙聲。《釋詁》曰:痱,病也。郭注見詩。按《小雅》。百卉具腓。李善注《文𨕖》戲馬臺詩云:《韓詩》云百卉具腓。薛君曰:腓,變也。毛萇曰:痱,病也。今本作腓。據李則《毛詩》本作痱。與《釋詁》合。 从𤕫。非聲。 段注蒲罪切。十五部。按當扶非切。亦作𤷂。 痱字的相关索引
痱fèi ㄈㄟˋ féi ㄈㄟˊ 正文・午集中疒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中 疒部 13画 土 U+75F1 痱 痱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55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774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729頁,第7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符非切,音肥。 音又,《唐韻》:蒲罪切。 音又,《廣韻》:扶沸切;《集韻》、《韻會》:父沸切,𡘋音𩇪。 例又,《韻會》:避也。 音又,《集韻》:妃尾切,音斐──鬼痛病。 注解〔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èi、féi,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非,五行属土。 〔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èi] ⑴ fèi ㄈㄟˋ 〔~子〕由于暑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很痒。㈡ [féi] ⑴ féi ㄈㄟˊ 古代称偏瘫症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痱fèi ㄈㄟˋ féi ㄈㄟˊ 疒部共13画半包围结构U+75F1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疒部 13画 8画 半包围结构 形声字 土 UDJD 86 、 UHDD 98 KLMY TKC 00111 4032 8082 U+75F1 4134121112111 点、横、撇、点、提、竖、横、横、横、竖、横、横、横 疿 、 腓 、 𤷂 痱字概述〔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èi、féi,部首是疒,总笔画是13画。 〔痱〕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非”,五行属土。 〔痱〕字仓颉码是KLMY,五笔是UDJD86,UHDD98,四角号码是00111,郑码是TKC,中文电码是4032,区位码是8082。 〔痱〕字的UNICODE是U+75F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193,UTF-32:000075f1,UTF-8:E7 97 B1。 〔痱〕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541。 〔痱〕字异体字是疿、腓、𤷂。 痱的笔顺Loading... 痱的意思全部fèi1féi2 痱1fèiㄈㄟˋ基本解释◎fèi ㄈㄟˋ 〔~子〕由于暑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很痒。 详细解释名词 ◎痱子,汗疹 prickly heat。如:痱磊(小肿。亦泛指疹样小粒块);痱疮(痱子。一种夏令常见的皮肤病) 痱2féiㄈㄟˊ基本解释◎féi ㄈㄟˊ 古代称偏瘫症。风~。 痱字的翻译
痱的国语辞典解释痱fèiㄈㄟˋ详细解释名 1.中风瘫痪的疾病。 《汉书•卷五二•灌夫传》:“婴儿良久乃闻有劾,即阳病痱,不食欲死。” 2.夏季皮肤上因热而生令人发痒的小疹子。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痱的两岸词典解释痱fèiㄈㄟˋ详细解释◎皮肤因毛孔排汗不顺畅,而在表面长出令人刺痒的红色小疹。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痱的字源字形
痱字组词痱子 痱子粉 痱疮 痱磊 痱癗 病痱 痤痱 风痱 瘖痱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