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界 | |||||||||||||||||||||||||||||||||||||||||||||||||||||||||
释义 | 界jiè ㄐㄧㄝˋ 卷十三田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田部 9画 U+754C 界 古拜切 畍 界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拜切頁碼第458頁,第17字續丁孫 畍異體界
附注段玉裁注:「界之言介也。介者,畫也;畫者,介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作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苟差反頁碼第1077頁,第3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拜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783頁,第3字許惟賢第1209頁,第5字
段注竟俗本作境。今正。樂曲盡爲竟。引申爲凡邊竟之偁。界之言介也。介者,畫也。畫者,介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介界古今字。《爾雅》曰:疆,界,垂也。按垂,遠邊也。 从田。介聲。 段注形聲中有會意。古拜切。十五部。此篆上田下介。小徐舊本,《五經文字》,篇,韵,漢碑可據。 界字的相关索引
界jiè ㄐㄧㄝˋ 正文・午集上田部共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上 田部 9画 木 U+754C 界 界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14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760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713頁,第2字 音《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𡘋音戒。 例又,《增韻》:分畫也、限也。 例又,《增韻》:離閒也。揚雄〈解嘲〉:范雎界涇陽㊟。〔註〕界者,界其兄弟使疏也。 例又,地名。 音又,與也。 音又,《韻補》叶居吏切,音記。陶潛〈感士不遇賦〉:悼賈傅之秀朗,紆遠轡於促界;悲董相之淵致,屢乗危而幸濟。 例《集韻》本作畍,或作堺、𨺬。 卷目:考證・午集上 部首:田部 愛日堂藏本: 第45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9頁,第11字 《孟子》固國不以封疆之界。 謹照原文固國改域民。 注解〔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田部。 〔界〕字拼音是j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田、介,五行属木。 〔界〕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田,介声。本义是边垂,边境。 〔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è] ⑴ 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⑵ 范围⑶ 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⑷ 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⑸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界jiè ㄐㄧㄝˋ 田部共9画上下结构U+754CCJK 基本汉字 最常用字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田部 9画 4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木 LWJJ WOLL KION 60228 3954 2971 U+754C 251213432 竖、横折、横、竖、横、撇、捺、撇、竖 介 、 堺 、 畍 、 𠇎 、 𠷟 、 𢌯 、 𨺬 界字概述〔界〕字拼音是jiè,部首是田,总笔画是9画。 〔界〕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田、介”,五行属木。 〔界〕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田,介声。本义是边垂,边境。 〔界〕字仓颉码是WOLL,五笔是LWJJ,四角号码是60228,郑码是KION,中文电码是3954,区位码是2971。 〔界〕字的UNICODE是U+754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028,UTF-32:0000754c,UTF-8:E7 95 8C。 〔界〕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496,属常用字。 〔界〕字异体字是介、堺、畍、𠇎、𠷟、𢌯、𨺬。 界的笔顺Loading... 界的意思界jièㄐㄧㄝˋ基本解释①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标。~址。~线(❶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❷不同事物的分界;❸某些事物的边缘)。~限(❶不同事物的分界;❷尽头处,限度)。地~。 ②范围。眼~。世~。自然~。 ③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教育~。科学~。各~人士。 ④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无机~。有机~。 ⑤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详细解释名词 1.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2.同本义boundary。 界,境也。 —— 《说文》。按,田畔也。界,垂也。 —— 《尔雅》田边谓之界。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墨子·号令》去门十里以为界。 —— 《韩非子·五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孟子·公孙丑下》至燕南界。 —— 《战国策·燕策》迎公子于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境界危恶。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界分(分界处;地界);界约(两国为明定疆界的界址而缔结的条约);界贼(扰乱国境的盗贼);界至(指边界) 3.界限;范围a certain scope or extent。 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 —— 《荀子·正议》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 《荀子·礼论》奢俭之中,以礼为界。 —— 《后汉书·马融传》 界说(逻辑名词。即定义);界身子(北宋开封的一街巷名,为当时的商业区);界程(界限和范围);界墙(作为分界的墙壁) 4.指某一特殊的境域field。 蓬莱仙界海门通。 —— 刘沧《宿题天霁寺诗》 境界;上界;下界;外界;租界。 5.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 circle。如:各界;知识界;新闻界;教育界。 6.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 kingdom。如:植物界;动物界。 7.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group。如:古生界。 8.书纸上的行格,上下框为栏,直行为界 check。如:界方(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也叫“界尺”);界行(纸或绢上的直行格);界笔(一种用于划直线的画笔) 动词 1.毗邻,毗连;接界be bound by。 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 —— 《战国策·秦策》 东界黄海;界边(边界相接);界天(接天) 2.划分demarcate。 瀑布飞流以界道。 —— 孙卓《游天台山赋》 界破(划破);界别(划分;区别);界朱(用红笔划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断(划断;分开) 3.离间alienate; sow discord among。 [范雎]界 泾阳,抵穰侯而代之。 —— 扬雄《解嘲》 4.隔开 separate。如:界断(分隔开);界稻(农历十一月播种,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界隔(隔开);界障(界隔的屏障) 越南字释义界字的翻译
界的国语辞典解释界jièㄐㄧㄝˋ详细解释名 1.不同事物的分界。 《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奢俭之中,以礼为界。” 地界、边界、疆界、国界、以河为界。 2.按职业、工作、性别或其他事物所划分的特定范围。 眼界、政界、教育界、妇女界。 3.生物学分类系统中最大的等级。 动物界、植物界。 动 1.区隔、划分。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以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2.离间。 《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范雎)界泾阳抵穰侯而代之,当也。”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界,间其兄弟使疏。” 3.接邻、毗连。 《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花莲县北界宜兰县。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界的两岸词典解释界jièㄐㄧㄝˋ详细解释1.地区与地区相交的地方。 界碑、边界、楚河汉界。 2.泛指一定的范围或限度。 界外、境界、眼界。 3.指按职业、工作、性别等划定的社会成员的类别。 政界、学界、女界典型、各界人士。 4.特指某一特殊境域。 仙界、天界、神仙下界。 5.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一个阶层。在门之上,为最高的阶层。 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阶层,惟病毒不列入其中。 6.接界;毗连。 东界大海、西界雪山。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界的字源字形
含界字的成语花花世界 极乐世界 大千世界 大开眼界 放眼世界 楚界汉河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清平世界 半间半界 半间不界 不间不界 花锦世界 此界彼疆 登界游方 此疆尔界 河沙世界 三千世界 封疆画界 齐梁世界 此疆彼界 成何世界 黄金世界 天王下界 更多… 界字组词界开头的词语界限 界定 界线 界面 界碑 界河 界石 界说 界桩 界标 界址 界笔 界边 界别 界部 界程 界乘 界尺 界稻 界道 界地 界断 界方 更多… 界结尾的词语世界 各界 境界 边界 外界 自然界 学术界 眼界 学界 租界 政界 交界 客观世界 国界 商界 第三世界 临界 主观世界 地界 大千世界 越界 分界 报界 更多… 界中间的词语世界观 世界贸易组织 分界线 世界语 临界点 边界清晰 边界尚清 楚界汉河 此界彼疆 登界游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界定 法界观 法界性 法界缘起 法界宗 佛界六道 共产主义世界观 跨界思维 两界会子 临界角 临界深度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