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瓬 | |||||||||||||||||||||||||||||||||||||||||||||||||||||||||
释义 | 瓬fǎng ㄈㄤˇ 卷十二瓦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瓦部 8画 U+74EC 瓬 分兩切 瓬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分兩切頁碼第426頁,第11字續丁孫 瓬
鉉注臣鉉等曰:㧚音瓦,非聲,未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夫兩反頁碼第1017頁,第1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摶,團也;埴,黏土也。《周禮》:『摶埴之工,陶也,瓬也。陶人爲甗,瓬人爲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分兩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550頁,第1字許惟賢第1108頁,第1字
段注搏作摶者誤。今正。《考工記》曰:搏埴之工陶瓬。鄭曰:搏之言拍也。埴,黏土也。按《手部》搏,索持也。拍,拊也。是搏之本義不訓拍。故鄭以之言通之。 从瓦。方聲。 段注分兩切。十部。 讀若㧚破之㧚。 段注㧚不成字。轉寫譌舛。《考工記》注。大鄭讀爲甫始之甫。後鄭讀如放於此乎之放。許云方聲,則讀同後鄭放於此乎。今《公羊》放作昉。 瓬字的相关索引
瓬fǎng ㄈㄤˇ 正文・午集上瓦部共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上 瓦部 9画 U+74EC 瓬 瓬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瓦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87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748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701頁,第6字 音《唐韻》:分兩切;《集韻》、《韻會》:甫兩切;《正韻》:妃兩切,𡘋音倣。 例又,《字彙補》:人名。宋王安石姪瓬字元鈞、旋字元龍,皆以不附安石而貶。 注解〔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瓦部。 〔瓬〕字拼音是fǎ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方、瓦。 〔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ǎng] ⑴ 古代制作瓦器的工人。⑵ 瓶。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瓬fǎng ㄈㄤˇ 瓦部共8画左右结构U+74E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瓦部 8画 4画 左右结构 YGNN 86 、 YGNY 98 YSMVN SYYS 01217 无 U+74EC 41531554 点、横、横折钩、撇、横、竖提、横折弯钩/横斜钩、点 瓬字概述〔瓬〕字拼音是fǎng,部首是瓦,总笔画是8画。 〔瓬〕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方、瓦”。 〔瓬〕字仓颉码是YSMVN,五笔是YGNN86,YGNY98,四角号码是01217,郑码是SYYS。 〔瓬〕字的UNICODE是U+74E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932,UTF-32:000074ec,UTF-8:E7 93 AC。 瓬的意思瓬fǎngㄈㄤˇ基本解释①古代制作瓦器的工人。 ②瓶。 瓬字的翻译
瓬的国语辞典解释瓬fǎngㄈㄤˇ详细解释名 ◎制造陶、瓦器的人。 《说文解字•瓦部》:“瓬,周家搏埴之工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瓬人》:“瓬人为簋,实一觳,崇尺。”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瓬的两岸词典解释瓬fǎngㄈㄤˇ详细解释◎〈书〉制造陶器的人。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瓬的字源字形
瓬字组词瓬人 陶瓬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