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玆 | ||||||||||||||||||||||||||||||||||||||||||||||||||||||||||||
释义 | 玆zī ㄗ 卷四玄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四 玄部 10画 U+7386 玆 子之切 兹 玆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子之切頁碼第125頁,第2字續丁孫 玆異體兹
附注吳玉縉引經考:「今經典玆黑、茲生字皆用茲,玆、茲混用莫辨。」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金文無『玆』,只作原形𢆶,多用為指示代詞。戰國文字在𢆶的上部加橫筆(或U筆),作為分化符號,因此分出『玆』字。《說文》釋為『从二玄』,恐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則欺反頁碼第323頁,第4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曰:「借爲玆,此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子之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635頁,第3字許惟賢第284頁,第8字
段注胡㳙切。十二部。今本子之切。非也。按《左傳》。何故使吾水玆。《釋文》曰:玆音玄。此相傳古音。在十二部也。又曰:本亦作滋。子絲反。此俗加水作滋。因誤認爲滋益字而入之之韵也。《艸部》茲從省聲。凡《水部》之滋,《子部》之孶,《鳥部》之鷀皆以茲爲聲。而玆滋字衹當音懸。不當音孜。《廣韵》七之作滋。一先作滋。音義各不同爲是也。且訓此之茲本假借從艸之茲。而不當用二玄之玆。蔡邕石經見於𣜩釋,漢𣜩字原者,尚書茲字五見。皆從艸。則唐石經皆作玆者非矣。今本《說文》滋孶鷀篆體皆誤從玆。 《春秋傳》曰:何故使吾水玆。 段注見《左傳》哀八年。《釋文》曰:兹音玄。本亦作滋。子絲反。濁也。《字林》云:黑也。按宋本如是。今本玆滋互易。非也。且本亦作滋。則仍胡㳙切。不同《水部》滋水字子絲反也。陸氏誤合二字爲一。 玆字的相关索引
玆zī ㄗ 正文・午集上玄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上 玄部 10画 U+7386 玆 兹 𢆶 玆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玄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34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725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677頁,第3字 古文: 𢆶 音《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𡘋音孜。 例又,姓。 例又,《說文》〔徐鍇註〕:借爲玆此字。 例又,神名。 音又,《廣韻》、《集韻》𡘋瑚涓切,音懸──黑也。 注解〔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玄部。 〔玆〕字拼音是z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玄、玄。 〔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ī] ⑴ 黑,污浊:“何故使吾水~(今本作‘滋’)?”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玆zī ㄗ 亠部共10画左右结构U+7386CJK 基本汉字 二叠字 汉语字典 兹 亠部 10画 5画 左右结构 YXYX YIYVI SZZZ 00732 无 U+7386 4155441554 点、横、撇折、撇折、点、点、横、撇折、撇折、点 滋 、 茲 、 𠧦 玆字概述〔玆〕字拼音是zī,部首是亠,总笔画是10画。 〔玆〕字是左右结构,二叠字 (左右二叠字),可拆字为“玄、玄”。 〔玆〕字仓颉码是YIYVI,五笔是YXYX,四角号码是00732,郑码是SZZZ。 〔玆〕字的UNICODE是U+738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574,UTF-32:00007386,UTF-8:E7 8E 86。 〔玆〕字异体字是滋、茲、𠧦。 玆的意思玆兹zīㄗ基本解释◎黑,污浊:“何故使吾水~(今本作‘滋’)?” 玆字的翻译
玆的字源字形
玆字组词玆夷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