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漹 | |||||||||||||||||||||||||||||||||||||||||||||||||||||||||
释义 | 漹yān ㄧㄢ 卷十一水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4画 U+6F39 漹 乙乾切 漹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乙乾切頁碼第365頁,第1字續丁孫 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殷焉反頁碼第894頁,第1行,第2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乙乾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172頁,第1字許惟賢第945頁,第3字
段注北沙,《水經注》引作之西。西河郡中陽,二志同。戴先生曰:《水經》。河水,南過西河圁陽縣東。又南過離石縣西。又南過中陽縣西。又南過土軍縣西。據地望考之。中陽西濵河。當在今汾州府寧鄉縣境。《趙世家》秦取我《西都》及中陽是也。道元乃云中陽故城在東。東翼汾水。不濵於河也。《元和志》於孝義縣下云:魏移西河郡中陽於今理。此條可證明《水經》之中陽其所本之書。道元偶失檢。道元汾水篇注所言鄔澤北起大陵。南接鄔。正今平遙之西,孝義之東,介休之北,最爲洿下。汾川轉徙不常之地。《說文》之漹水乃入河。非入汾。漢中陽西濱黃河,《說文》亦一證。道元就漹字與鄔字牽合。謂漹水卽鄔澤。謬矣。玉裁按漹水今未得其證。 从水。焉聲。 段注乙乾切。十四部。 漹字的相关索引
漹yān ㄧㄢ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15画 U+6F39 漹 漹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43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647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595頁,第14字 音《唐韻》:乙虔切;《集韻》:於虔切,𡘋音焉──水名。 音又,《集韻》:於閑切,音黫。又,尤虔切,音䗡──義𡘋同。 音又,《廣韻》、《集韻》𡘋於建切,音堰──水名,在襄陽宜城。 注解〔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漹〕字拼音是y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焉。 〔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ān] ⑴ 古河名。a。在今中国山西省西部;b。为今中国湖北省宜城县蛮河。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漹yān ㄧㄢ 氵部共14画左右结构U+6F39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汉语字典 氵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IGHO EMYF VAZU 31127 无 U+6F39 44112121154444 点、点、提、横、竖、横、竖、横、横、竖折折钩、点、点、点、点 鄢 漹字概述〔漹〕字拼音是yān,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4画。 〔漹〕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焉”。 〔漹〕字仓颉码是EMYF,五笔是IGHO,四角号码是31127,郑码是VAZU。 〔漹〕字的UNICODE是U+6F3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473,UTF-32:00006f39,UTF-8:E6 BC B9。 〔漹〕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722。 〔漹〕字异体字是鄢。 漹的意思漹yānㄧㄢ基本解释◎古河名。a。在今中国山西省西部;b。为今中国湖北省宜城县蛮河。 漹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