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楨 | |||||||||||||||||||||||||||||||||||||||||||||||||||||||||
释义 | 楨zhēn ㄓㄣ 卷六木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13画 U+6968 楨 陟盈切 桢 楨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上反切陟盈切頁碼第186頁,第5字續丁孫 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一反切陟情反頁碼第465頁,第1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亦築墻兩頭橫木也。《尚書》曰:『峙乃楨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上反切陟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006頁,第1字許惟賢第443頁,第5字
段注此謂木之剛者曰楨。非謂木名也。《吳都賦》之楨《廣韵》之女楨,則爲木名。 從木。貞聲。 段注陟盈切。十一部。 上郡有楨林縣。 段注《地理》、《郡國》二志同。 楨字的相关索引
楨zhēn ㄓㄣ 正文・辰集中木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辰集中 木部 13画 U+6968 楨 桢 楨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90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540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486頁,第22字 音《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正韻》:諸成切,𡘋音貞。 例又,楨榦,築牆所立兩木也。 例又,楨林,縣名。 卷目:考證・辰集中 部首:木部 愛日堂藏本: 第31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2頁,第10字 《山海經》太山之上多楨女。 謹照原文楨女改楨木。 注解〔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楨〕字拼音是zhē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貞。 〔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ēn] ⑴ 见“桢”。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楨zhēn ㄓㄣ 木部共13画左右结构U+6968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桢 木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SHMY DYBC FILO 41986 无 U+6968 1234212511134 横、竖、撇、点、竖、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桢 楨字概述〔楨〕字拼音是zhēn,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3画。 〔楨〕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貞”。 〔楨〕字仓颉码是DYBC,五笔是SHMY,四角号码是41986,郑码是FILO。 〔楨〕字的UNICODE是U+696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984,UTF-32:00006968,UTF-8:E6 A5 A8。 〔楨〕字异体字是桢。 楨的笔顺Loading... 楨的意思楨桢zhēnㄓㄣ基本解释◎见“桢”。 楨字的翻译
楨的国语辞典解释楨桢zhēnㄓㄣ详细解释名 1.古代筑墙时立在两端的木柱。 《尔雅•释诂下》:“桢,干也。”清•郝懿行•义疏:“舍人曰:『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 2.支柱、主干。 《诗经•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唐•皮日休〈文中子碑〉:“先生门人,为唐之桢。” 3.植物名。木犀科,常绿灌木或乔木。高丈余,叶呈卵形,皮质厚而有光泽,夏日开 白花,果实椭圆而黑,可入药。材质可供造船、建筑及观赏用。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楨的两岸词典解释楨桢zhēnㄓㄣ详细解释1.筑墙时竖立在墙面两端的木柱。泛指支柱。 桢干。 2.植物名。常绿灌木。高丈余,叶呈卵形,皮质厚而有光泽,夏季开白花,冬季不落叶。果实椭圆而黑,可入药。可供造船、建筑及观赏用。 3.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楨的字源字形
含楨字的成语邦国桢干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