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tiáo ㄊㄧㄠˊ tiāo ㄊㄧㄠ

卷六木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10画

U+689D

徒遼切

條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徒遼切頁碼184頁,第34

條小枝也。从木攸聲。

卷别卷十一反切笛遼反頁碼459頁,第7行,第1

條小枝也。從木攸聲。

鍇注臣鍇曰:「自枝而出也。」

卷别卷六上反切徒遼切古音第三部頁碼993頁,第6許惟賢438頁,第9

條小枝也。

段注《毛傳》曰:枝曰條。渾言之也。條爲枝之小者。析言之也。

從木。攸聲。

段注徒遼切。古音在三部。

条,小树枝。字形采用“木”作边旁,“攸”是声旁。

甲骨文字形或作「」,從木、夂聲。「木」為樹,作為形符,表示義與樹木有關;「夂」為由後趕上的意思,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甲骨文又作「」、「」,從彳、從木,夂聲。「彳」為行走,引申而有延伸、前進之意。字形相合表示樹木成長衍生的樹枝。戰國文字則改從木、攸聲。攸為水流的樣子,引申也有延伸、前進之意。字形結構與甲骨文同意,而為篆文、隸書與楷書字形之所本。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条」。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4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470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366頁
4說文校箋第232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228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801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140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07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17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44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231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84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886頁【補遺】第16872頁
14通訓定聲第93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82頁【崇文】第1925頁
16說文句讀第726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34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572頁,第3字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田聊切,𡘋音迢──或作樤。
說文》:小枝也。〔徐曰〕自枝而出也。
詩・周南》:伐其條枚。〔傳〕枝曰條,榦曰枚。

又,長也。
書・禹貢》:厥木惟條。

又,木名。橘屬。
爾雅・釋木》:柚條。
詩・秦風》:有條有梅。
𡌨》:柚似橙而大于橘,一名條。

又,條,理也。
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又,條然,嘯貌。
詩・王風》:中谷有蓷,條其歗矣。

又,條,達也。
前漢・郊祀歌》:聲氣遠條。

又,條,鬯也。
前漢・律志》:隂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

又,敎條。
史記・酷吏傳》:以興化條。又,條奏。
前漢・元帝詔》:條奏無有所諱。又,條例。
晉書・劉實傳》:撰春秋條例二十卷。顏師古曰:凡言條者。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焉。

又,繩也。
禮・雜記》:喪冠條屬。

又,八風之一。
易緯通卦驗》:東北曰條風。

又,《博雅》:條條,擾亂也。

又,鳴條,地名,在河東郡安邑縣。

又,國名。漢周勃封條侯。

又,姓。
姓苑》:晉有冉閔司空條枚。

又,《集韻》:他彫切,音祧──枝落也。
詩・豳風》:月條桑。

又,癡宵切──義同。

又,與滌通。
周禮・秋官・之屬》:條狼氏。〔註〕徒歷切,音滌。

又,叶徒流切,讀若頭。陸雲〈夏府君誄〉:百行殊揆,君望斯周;栖儀初九,戢翼洪條。

注解

1.植物细长的枝条。

柳条、藤条。

2.长条形物。

板条、钢条、金条。

3.细长的。

条纹、条幅、条形。

4.有秩序的;有层次的。

条理分明、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5.分条目的;分项目的。

条例、条款、戒条、信条。

6.指纸条。

便条、收条、开个条子。

7.量词:(1)用于计算细长的东西。

一条河、三条苦瓜。

8.量词:(2)用于计算由一定数量所组成的条状物。

一条香烟。

9.量词:(3)用于计算分项的事物。

一条新闻、两条意见、三条规定。

10.量词:(4)用于计算与人体有关的。

两条腿、一条人命。

11.量词:(5)用于计算有些动物。

一条狗、两条蛇、三条鱼。

12.姓。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