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䕬 | |||||||||||||||||||||||||||||||||||||||||||||||||||||||||
释义 | 䕬jiāng ㄐㄧㄤ 卷一艸部共22画 说文解字 卷一 艸部 22画 U+456C 䕬 居良切 𧅁 、 薑 䕬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一下反切居良切頁碼第16頁,第25字續丁孫 䕬異體𧅁、薑
附注《廣韻・陽韻》:「䕬,同薑。」 蔣注案:彊聲,疑有誤,當作疆聲。《四聲篇海》作𧅁,是也。畺或从彊土。隸省作薑,是也。《康熙字典》:䕬,《唐韻》《集韻》𠀤作𧅁,《六書正譌》俗作薑;𧅁,《唐韻》薑本字。《廣韻》:薑,菜名,《說文》云:御溼之菜;𧅁,上同。《玉篇》作䕬,無𧅁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反切九商反頁碼第65頁,第6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曰:「䕬可以止腹病,治腳下溼。伊尹對湯曰:『陽樸之薑。』」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一下反切居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92頁,第1字許惟賢第39頁,第10字
段注御,鉉作禦。《神農本艸經》曰:乾薑主逐風溼痹(溼病也),腸澼(匹辟切),腸閒水下痢。生者尢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按生者尢良,謂乾薑中之不孰而生者耳。今人謂不乾者爲生薑。失之矣。 从艸。彊聲。 段注居良切。十部。 䕬字的相关索引
䕬jiāng ㄐㄧㄤ 正文・申集上艸部共2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上 艸部 22画 U+456C 䕬 䕬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50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7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38頁,第17字 音《正韻》:居良切,音薑。 例又,山薑。 例《唐韻》、《集韻》𡘋作𧅁。 注解〔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䕬〕字拼音是jiā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彊。 〔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āng] ⑴ 同“薑”。《説文•艸部》:“䕬,禦溼之菜也。从艸,彊聲。”《廣韻•陽韻》:“䕬”,同“薑”。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䕬jiāng ㄐㄧㄤ 艹部共22画上下结构U+456CCJK 扩展A 汉语字典 艹部 22画 16画 上下结构 AXGG TNMM EYKK 44216 无 U+456C 1225151251211251211 䕬字概述〔䕬〕字拼音是jiāng,部首是艹,总笔画是22画。 〔䕬〕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彊”。 〔䕬〕字仓颉码是TNMM,五笔是AXGG,四角号码是44216,郑码是EYKK。 〔䕬〕字的UNICODE是U+456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7772,UTF-32:0000456c,UTF-8:E4 95 AC。 䕬的意思䕬jiāngㄐㄧㄤ基本解释◎同“薑”。《説文•艸部》:“䕬,禦溼之菜也。从艸,彊聲。”《廣韻•陽韻》:“䕬”,同“薑”。 䕬字的翻译
䕬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