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xié ㄒㄧㄝˊ

卷十四斗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斗部

11画

U+659C

似嗟切

斜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似嗟切頁碼473頁,第6

斜杼也。从斗余聲。讀若荼。

附注段玉裁注:「抒,各本从木,今正。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从斗。音轉義移,乃用為衺。」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似車反頁碼1105頁,第2行,第2

斜杼也。從斗余聲。讀若荼。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似嗟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871頁,第2許惟賢1248頁,第1

斜抒也。

段注抒各本从木。今正。《手部》曰:抒者,挹也。挹者,抒也。《水部》浚,抒也。《革部》𩌑,所以抒井也。《臼部》舀,抒臼也。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从斗。音轉義移。乃用爲衺。俗人乃以人之衺正作邪。物之衺正作斜。其可𣢑有如此者。

从斗。余聲。讀若荼。

段注荼當作余。今似嗟切。古音在五部。

抒(舒同)也,有斜意,故引申為衺正之衺。

抒也。「大圭杼上」,抒上者,衺上也,故引申亦為衺正之衺,余、予音義皆同,斜、抒可算一字。

抒也。「大圭抒上」,抒上,衺上也。故斜亦可引申為衺正字。斜、抒同,以余、子同故也。

斜,舀出。字形采用“斗”作边旁,采用“余”作声旁。读音像读“荼”旁。

此字始見於篆文,楷書與之同形,都是從斗、余聲。「斗」為量器,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量斗有關;「余」為舒緩的語氣,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3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209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98頁
4說文校箋第630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563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209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49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99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8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75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606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499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749頁【補遺】第18060頁
14通訓定聲第177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48頁【崇文】第4989頁
16說文句讀第2068頁
17章授筆記第59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74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300頁,第7字

康熙字典原文

注解

动词

1.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2.舀出ladle out

斜,抒也。 —— 《说文》

斜酒(舀酒)

3.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edge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 ——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飞腾暮景斜。 —— 《杜位宅守岁》

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形容词

1.不正,歪斜oblique; slanting; inclined; tilted

明月斜挂。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斜风细雨。 —— 唐· 张志和《渔歌子》青山郭外斜。 ——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烟斜雾横。 —— 唐· 杜牧《阿房宫赋》

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2.同“邪”。不正当,不正派 evil

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3.同“邪”。不专诚heretical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 —— 《西游记》

名词

lane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5: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