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斜 | ||||||||||||||||||||||||||||||||||||||||||||||||||||||||||||
释义 | 斜xié ㄒㄧㄝˊ 卷十四斗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斗部 11画 U+659C 斜 似嗟切 斜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似嗟切頁碼第473頁,第6字續丁孫 斜
附注段玉裁注:「抒,各本从木,今正。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从斗。音轉義移,乃用為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似車反頁碼第1105頁,第2行,第2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似嗟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871頁,第2字許惟賢第1248頁,第1字
段注抒各本从木。今正。《手部》曰:抒者,挹也。挹者,抒也。《水部》浚,抒也。《革部》𩌑,所以抒井也。《臼部》舀,抒臼也。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从斗。音轉義移。乃用爲衺。俗人乃以人之衺正作邪。物之衺正作斜。其可𣢑有如此者。 从斗。余聲。讀若荼。 段注荼當作余。今似嗟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抒(舒同)也,有斜意,故引申為衺正之衺。 錢一抒也。「大圭杼上」,抒上者,衺上也,故引申亦為衺正之衺,余、予音義皆同,斜、抒可算一字。 錢二抒也。「大圭抒上」,抒上,衺上也。故斜亦可引申為衺正字。斜、抒同,以余、子同故也。 白话解释斜,舀出。字形采用“斗”作边旁,采用“余”作声旁。读音像读“荼”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楷書與之同形,都是從斗、余聲。「斗」為量器,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量斗有關;「余」為舒緩的語氣,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斜字的相关索引
斜xié ㄒㄧㄝˊ 正文・卯集下斗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卯集下 斗部 11画 金 U+659C 斜 斜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斗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41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478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426頁,第25字 音《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𡘋音邪。 音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𡘋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 音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 音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注解〔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斗部。 〔斜〕字拼音是x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余、斗,五行属金。 〔斜〕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斗,余声。本义是用斗倒出。 〔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é] ⑴ 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斜xié ㄒㄧㄝˊ 斗部共11画左右结构U+659C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斗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金 WTUF 86 、 WGSF 98 ODYJ ODTE 84900 2438 4817 U+659C 34112344412 撇、点、横、横、竖钩、撇、点、点、点、横、竖 倾 正 衺 、 邪 斜字概述〔斜〕字拼音是xié,部首是斗,总笔画是11画。 〔斜〕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余、斗”,五行属金。 〔斜〕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斗,余声。本义是用斗倒出。 〔斜〕字仓颉码是ODYJ,五笔是WTUF86,WGSF98,四角号码是84900,郑码是ODTE,中文电码是2438,区位码是4817。 〔斜〕字的UNICODE是U+659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012,UTF-32:0000659c,UTF-8:E6 96 9C。 〔斜〕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347,属常用字。 〔斜〕字的近义词是倾,反义词是正,异体字是衺、邪。 斜的笔顺Loading... 斜的意思斜xiéㄒㄧㄝˊ基本解释◎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坡。~面。~度。~线。~视。 详细解释动词 1.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2.舀出ladle out。 斜,抒也。 —— 《说文》 斜酒(舀酒) 3.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edge。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 ——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飞腾暮景斜。 —— 《杜位宅守岁》 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形容词 1.不正,歪斜oblique; slanting; inclined; tilted。 明月斜挂。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斜风细雨。 —— 唐· 张志和《渔歌子》青山郭外斜。 ——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烟斜雾横。 —— 唐· 杜牧《阿房宫赋》 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2.同“邪”。不正当,不正派 evil。 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3.同“邪”。不专诚heretical。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 —— 《西游记》 名词 ◎巷 lane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 斜字的翻译
斜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xié1yé2xiá3 斜1xiéㄒㄧㄝˊ详细解释形 ◎不正、倾侧。 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斜角、斜坡、斜线。 动 ◎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动。 《文选•贾谊•𫛳鸟赋》:“庚子日斜兮,𫛳集予舍。”唐•杜甫〈水槛遣兴〉诗二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名 ◎地名用字。常用于地势倾斜的地方。 玉钩斜、内人斜、陈陶斜。 斜2yéㄧㄝˊ详细解释名 ◎终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褒城县东北。 《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李善注引《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 斜3xiáㄒㄧㄚˊ详细解释◎(一)之又音。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斜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xié1yé2 斜1xiéㄒㄧㄝˊ详细解释1.倾斜的;不正的。 斜视、斜坡、斜线。 2.朝偏离平行或垂直的方向移动。 太阳西斜、身体斜著坐下、大雨斜著打在脸上。 3.姓。 斜2yéㄧㄝˊ详细解释◎用于地名。斜谷,山谷名。在陕西褒城东北。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斜的字源字形
含斜字的成语斜风细雨 目不斜视 歪歪斜斜 旁逸斜出 旁行斜上 斜头歪脑 河斜月落 斜行横阵 细雨斜风 石压笋斜出 斗转参斜 白绢斜封 乜斜缠帐 西风斜阳 更多… 斜字组词斜开头的词语斜坡 斜阳 斜眼 斜面 斜视 斜射 斜拉桥 斜刺里 斜线 斜睨 斜照 斜井 斜度 斜角 斜纹布 斜路 斜半签 斜碴 斜岔儿 斜撑 斜川 斜刺 斜灯 更多… 斜结尾的词语倾斜 歪斜 乜斜 偏斜 打斜 背斜 长斜 铲斜 从斜 蹀里蹀斜 陡斜 斗转参斜 复背斜 隔斜 宫人斜 呙斜 横斜 回斜 井斜 口眼㖞斜 辽斜 哩溜歪斜 略斜 更多… 斜中间的词语目不斜视 白绢斜封 褒斜路 背斜层 比萨斜塔 刺斜里 横斜逸出 河斜月落 墨敕斜封 内斜视 乜乜斜斜 乜斜缠帐 旁行斜上 旁逸斜出 偏斜度 倾斜度 倾斜角 倾斜流 石压笋斜出 歪歪斜斜 歪斜舌 向斜谷 狭斜游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