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抒 | ||||||||||||||||||||||||||||||||||||||||||||||||||||||||||||
释义 | 抒shū ㄕㄨ 卷十二手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手部 7画 U+6292 抒 神與切 抒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神與切頁碼第405頁,第8字續丁孫 抒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神杵反頁碼第972頁,第4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神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16頁,第8字許惟賢第1050頁,第10字
段注凡挹彼注茲曰抒。《斗部》曰:斜,抒也。㪻,抒屚也。𣂏,挹也。《水部》曰:浚,抒也。漉,浚也。𩌑,抒井𩌑也。《左傳》。難必抒矣。此叚抒爲紓。紓者,緩也。服䖍本正作紓。 从手。予聲。 段注神與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說文•斗部》:「斜,抒也。」故抒有斜意。《周禮》「大圭抒上」,即斜上也。 朱二斜、抒實一字。斜从余聲,抒从予聲,二字同。《周禮》「大圭抒上」,即斜上也,乃衺之借,古音抒、衺同部。 錢一挹也,「斜,抒也」。故抒有斜意。《周禮•考工記》「大圭抒上」(囗),即斜上也。因抒水時必斜入水中,故引申訓斜。 錢二《說文》:「斜,抒也。」故抒有斜意。《周禮》「大圭抒上」,即斜上也。抒水時必斜入水中,故可引申。 白话解释抒,舀出来。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予”作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從手、予聲。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與手有關的動作;從「予」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予」字本義為「推予也」,就是「給予」的意思,此義和「抒」義類似,因此「抒」字從「予」聲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抒字的相关索引
抒shū ㄕㄨ 正文・卯集中手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卯集中 手部 8画 金 U+6292 抒 抒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09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421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368頁,第7字 音《唐韻》:神與切,紓上聲。 例又,《廣韻》:除也。 例又,揚子《方言》:解也。 音又,《集韻》、《韻會》𡘋丈呂切,音佇──義同。 音又,《廣韻》:徐呂切;《集韻》:象呂切,𡘋音敘──亦挹也。 例又,渫水也。或作汿,誤。 例《韻會》、《正韻》:通作杼。 注解〔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抒〕字拼音是s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予,五行属金。 〔抒〕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予声。本义是舀出。 〔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ū] ⑴ 发出,表达,倾吐⑵ 挹取,挹注。⑶ 古同“纾”,解除。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抒shū ㄕㄨ 扌部共7画左右结构U+6292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扌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金 RCBH 86 、 RCNH 98 QNIN DXXI 57022 2118 4267 U+6292 1215452 横、竖钩、提、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 汿 抒字概述〔抒〕字拼音是shū,部首是扌,总笔画是7画。 〔抒〕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予”,五行属金。 〔抒〕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予声。本义是舀出。 〔抒〕字仓颉码是QNIN,五笔是RCBH86,RCNH98,四角号码是57022,郑码是DXXI,中文电码是2118,区位码是4267。 〔抒〕字的UNICODE是U+629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234,UTF-32:00006292,UTF-8:E6 8A 92。 〔抒〕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659,属次常用字。 〔抒〕字异体字是汿。 抒的笔顺Loading... 抒的意思抒shūㄕㄨ基本解释①发出,表达,倾吐。~情。~怀。~愤。~发。各~己见。直~胸臆。 ②挹取,挹注。 ③古同“纾”,解除。 详细解释动词 1.形声。从手,予声。本义:舀出。 2.同本义ladle。 抒,挹也。 —— 《说文》汲出谓之抒。 —— 《通俗文》抒,取也。 —— 《苍颉篇》或舂或揄。 —— 《诗·大雅·生民》。毛传:“揄,抒臼也。” 3.表达;发泄express; convey。 以辞抒意。 —— 《墨子·小取》发愤以抒情。 —— 《楚辞·惜诵》一抒愚意。 —— 《汉书·刘向传》 各抒己见;抒诚(申达诚意);抒词(运用词语,表达词意);抒意(表达心意);抒愤(发泄怨愤) 4.通“纾”。解除,排除或免除,减轻give relief。 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 —— 《左传·文公六年》闻之者意悦而情抒。 —— 谢偃《听歌赋》 抒伸(解闷;舒畅) 5.斜削peel sluntingly。 管之下端,抒之以合于筩。 —— 《农政全书》 抒字的翻译
抒的国语辞典解释抒shūㄕㄨ详细解释动 1.发泄、表达。 抒愤、各抒己见、直抒胸臆。 2.解除、清除。 《左传•文公六年》:“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抒的两岸词典解释抒shūㄕㄨ详细解释◎发泄;表达。 抒发、直抒己见。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抒的字源字形
含抒字的成语各抒己见 直抒己见 各抒所见 直抒胸臆 毁家抒难 更多… 抒字组词抒情 抒发 抒写 抒情诗 抒怀 抒笔 抒厕 抒词 抒愤 抒溷 抒井 抒气 抒思 抒心 抒意 表抒 发抒 申抒 直抒 各抒己见 各抒所见 借物抒情 丽日抒怀 以辞抒意 直抒己见 直抒胸臆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