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強 | ||||||||||||||||||||||||||||||||||||||||||||||||||||||||||||
释义 | 強qiáng ㄑㄧㄤˊ qiǎng ㄑㄧㄤˇ jiàng ㄐㄧㄤˋ 卷十三虫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虫部 11画 U+5F37 強 巨良切 强 强 、 𧖑 強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巨良切頁碼第442頁,第18字續丁孫 強異體强
鉉注徐鍇曰:「弘與強聲不相近,秦刻石文从口。疑从籒文省。」 𧖑
附注按:強本為蟲名,假借為彊弱之彊後,為借義所專,而彊字漸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巨良切頁碼第1045頁,第3行,第2字述
鍇注徐鍇曰:「弘與强聲不相近,秦刻石文從口。疑從籒文省。」 反切………頁碼第1045頁,第4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巨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660頁,第1字許惟賢第1157頁,第6字
段注下云蚚,強也。二字爲轉注。《釋蟲》曰:強,醜捋。郭曰:以腳自摩捋。叚借爲彊弱之彊。 从虫。弘聲。 段注此聲在六部。而強在十部者,合韵也。巨良切。
段注據此則強者古文。《秦刻石》文用強。是用古文爲小篆也。然以強爲彊。是六書之叚借也。 白话解释強,蚚类昆虫。字形采用“虫”作边旁,“弘”作声旁。 字形解说「強」字之字源,凡有三類:剛強之「強」,本字為「彊」,原借強弓之「彊」寄寓「剛強」,而今用為剛強之「強」,本指蠅類蟲名,而勉強、強迫之「強」,本作「勥」字,從力以示相迫,今併入「強」字,異音而歧義。《說文‧虫部》:「強,蚚也。从虫、弘聲。 強字的相关索引
強qiáng ㄑㄧㄤˊ qiǎng ㄑㄧㄤˇ jiàng ㄐㄧㄤˋ 正文・寅集下弓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寅集下 弓部 11画 U+5F37 強 强 強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弓部 武英殿刻本: 第860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359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303頁,第22字 音《唐韻》: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渠良切,𡘋音彊。 例又,《爾雅・釋蟲》:強蚚。〔疏〕強,蟲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蓋蠅類。〔又〕強,𨢄捋。〔註〕以脚自摩捋。 例又,與彊通。 音又,《集韻》:勝也。 例又,《廣韻》:暴也。 例又,算家以有餘爲強。〈古木蘭〉詩: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例又,歲名。 例又,姓。 音又,《廣韻》、《集韻》、《正韻》𡘋其兩切,彊上聲。 音又,《韻會》:矯強。 例又,勸也。 例又,姓。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其亮切,彊去聲。 音又,《正韻》:自是也、㑃也。 例又,與繈通。 卷目:考證・寅集下 部首:弓部 愛日堂藏本: 第21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7頁,第20字 《周禮・地官》止其行,而強之道藝。 謹照原文止改正。 注解〔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弓部。 〔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áng、qiǎng、jià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弘、虫、;、弓、𧈧。 〔強〕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蟲,弘聲。本义是米中小蟲。 〔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áng] ⑴ 健壯,有力,與“弱”相對⑵ 程度高⑶ 勝過,優越,好⑷ 有餘,略多於某數⑸ 使用強力,硬性地⑹ 著重,增加分量㈡ [qiǎng] ⑴ 硬要,迫使,盡力㈢ [jiàng] ⑴ 固執,強硬不屈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強qiáng ㄑㄧㄤˊ qiǎng ㄑㄧㄤˇ jiàng ㄐㄧㄤˋ 弓部共11画左右结构U+5F37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强 弓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XCJY NILI YZZI 13236 无 U+5F37 51554251214 横折、横、竖折折钩、撇折、点、竖、横折、横、竖、横、点 强 、 彊 、 𢏟 、 𣚦 、 𧖑 強字概述〔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áng、qiǎng、jiàng,部首是弓,总笔画是11画。 〔強〕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弓、虽”或“弘、虫”或“弓、"𧈧"”。 〔強〕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蟲,弘聲。本义是米中小蟲。 〔強〕字仓颉码是NILI,五笔是XCJY,四角号码是13236,郑码是YZZI。 〔強〕字的UNICODE是U+5F3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375,UTF-32:00005f37,UTF-8:E5 BC B7。 〔強〕字异体字是强、彊、𢏟、𣚦、𧖑。 強的笔顺Loading... 強的意思全部qiáng1qiǎng2jiàng3 強强1qiángㄑㄧㄤˊ基本解释①健壯,有力,與“弱”相對。~壯。~健。~人。~力。~大。~勁。剛~。富~。列~。~弩之末。年富力~。 ②程度高。~手。~烈。~酸。能力~。 ③勝過,優越,好。~幹。爭~好( hào )勝。 ④有餘,略多於某數。~半(超過一半)。 ⑤使用強力,硬性地。~占。~加。~攻。~悍。~橫( hèng )。~梁(強橫霸道)。 ⑥著重,增加分量。~化。增~。 详细解释名词 1.形聲。从蟲,弘聲。本義:米中小蟲。 2.同本義a black insect。 3.通“襁”。襁褓swadding clothes。 成王少在強葆之中。 —— 《史記·魯周公世家》 形容词 1.通彊。弱的反義詞。 2.弓有力strong; forceful。 彊,弓有力也。 —— 《說文》強,健也。 —— 《廣韻》材官引彊。 —— 《史記·絳侯世家》強弩之末。 —— 《漢書·李廣蘇建傳》 強弩(用機括髮射的強弓) 3.強盛;勢力大strong and prosperous。 不可謂強。 —— 《墨子·公輸》兵革之強。 —— 《戰國策·秦策》天下強國無過齊者。 —— 《戰國策·齊策》自勝者強。 —— 《老子》趙強而 燕弱。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弱爲強。 —— 《三國志·諸葛亮傳》少年強則國強。 —— 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強家(勢力強盛的卿大夫);強雄(強盛);強壽(強盛而長久);強對(強大的對手);強元(以強大立足天下);強兵(強大的軍隊);強陣(強大的軍隊);強旅(強大的軍隊);強弱(強大與弱小) 4.強健;健壯,有力strong; powerful。 筋骨之強。 —— 《荀子·勸學》以強壯出。 —— 《漢書·李廣蘇建傳》剛健強力。 —— 宋· 蘇軾《教戰守》 強仕(四十歲。這年齡的人各方面已經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強力壯;強死(人尚壯健而死於非命) 5.剛強;堅決firm。 四十曰強。 —— 《禮記·曲禮》強立而不反。 —— 《禮記·學記》。注:“臨事不惑也。”彊而義。 —— 《書·皋陶謨》。傳:“無所屈撓也。”彊忍不義。 —— 《國語·楚語》申生甚好仁而彊。 —— 《國語·晉語》 強果(堅強果敢); 強執(堅強固執) 6.強橫brutal and unreasonable。 兇強俠氣。 —— 《世說新語·自新》 強悍(強橫勇猛);強戾(強橫兇暴);強虐(強橫暴虐);強狠(強橫兇狠) 7.強暴violent。 彊,暴也。 —— 《爾雅》侯彊侯以。 —— 《詩·周頌·載芟》曾是彊禦。 —— 《詩·大雅·蕩》 強俊(強暴而又才智出衆);強虜(強暴的敵人);強塞(強暴固執);強鷙(強暴兇狠) 8.優越;好better; surpass。 博聞強志。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強起(強如。勝過;比…更好);比他強;比昨天強;我們的勞動條件一年比一年強;博聞強記;強處 9.略多於…的slightly more than。 策勳十二轉,賞賜千百強。 —— 《木蘭詩》 三分之一強 名词 1.強有力的弓powerfulbow。 挽弓當挽強。 —— 杜甫《前出塞》 2.強者powerhouse。 弱固不可以敵強。 —— 《孟子》 3.姓。 動 1.使強,加強reinforce; strengthen。 其爲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彊體適腹而已矣。 —— 《墨子·辭過》 2.另見 jiàng;qiǎng。 強强2qiǎngㄑㄧㄤˇ基本解释◎硬要,迫使,盡力。~使。~迫。~逼。~辯。勉~。~人所難。~詞奪理。 详细解释動 1.強制,強迫force; strive。 強飲強食。 —— 《考工記·梓人》三君皆將強死。 —— 《左傳·文公十年》 強匄(仗勢索取);強媒硬保(強迫做媒,包辦成親);強勸架(連拉帶勸;拉偏架);強邀(奪取);強風情(強作風流情事);強爲(硬幹;蠻幹);強起(強迫不願做官的人任官就職) 2.勸勉advise and encourage。 強之。 —— 《周禮·司諫》。注:“猶勸也。”君如彼何哉?強爲善而已矣。 —— 《孟子》 副词 1.勉強do with difficulty。 公孫黑又使強委禽焉。 —— 《左傳·昭公元年》乃自強步。 —— 《戰國策·趙策》不可強奪。 —— 《聊齋志異·狼三則》雖欲強聒。 —— 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再四強之。 ——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牽強;強詞奪正(強詞奪理);強勉(勉強);強詞(勉強說出來的話);強口(勉強);強應(勉強答應);強不知以爲知 2.竭力;盡力forcedly。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 《禮記·學記》。注:“修業不敢倦。”強焉日有孳孳。 —— 《禮記·表記》大臣強諫。 —— 《戰國策·趙策》強忍與言。 —— 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將軍強留之。 —— 清· 魏禧《大鐵椎傳》而強假焉。 —— 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強恕(努力行忠恕之道);強力(勉力);強仁(勉力行仁);強步(勉力步行) 3.另見 jiàng;qiáng。 強强3jiàngㄐㄧㄤˋ基本解释◎固執,強硬不屈。~嘴。倔~。 详细解释形容词 1.倔強;固執stubborn。 申生甚好仁而彊。 —— 《國語·晉語》 強氣(倔強脾氣);強顏(指人不知羞恥);強團練(宋代杭州俗諺。指性情倔強,對人倔傲的人);強頭別腦(形容倔強的神氣) 2.僵硬stiff。 一連吃了四五劑,口不歪了,只是舌根還有些強。 —— 《儒林外史》 3.另見 qiáng,qiǎng。 強字的翻译
強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qiáng1jiàng2qiǎng3 強强1qiángㄑㄧㄤˊ详细解释形 1.健壮、盛大、有力。 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外强中干,精气内伤 。” 强壮、身强力壮。 2.刚毅、坚毅。 《孟子•告子下》:“乐正子强乎?”《韩非子•孤愤》:“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 顽强。 3.坚硬。 汉•王充《论衡•状留》:“后彼春荣之木,其材强劲,车以为轴。” 4.横暴。 《红楼梦•第一一二回》:“和众强徒打了照面,各自分头奔南海而去。” 强盗。 5.胜、优越。 宋•张先〈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词:“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6.有余、略多。 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名 1.具有威权势力的人或团体。 列强、豪强。 2.姓。如清代有强行健。 动 ◎加强。 强身、自强不息。 強强2jiàngㄐㄧㄤˋ详细解释形 1.坚韧、不柔和。 《淮南子•主术》:“木强而斧伐之。”《汉书•卷四二•张苍等传•赞曰》:“周昌,木强人也。” 2.僵硬。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 3.固执、任性、不顺从。 倔强、强脾气。 強强3qiǎngㄑㄧㄤˇ详细解释动 ◎迫使、使用强力。 《孟子•离娄上》:“是由恶醉而强酒。”《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这原是他情愿的事,又没有那个强他。” 勉强、强迫、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副 ◎竭力、勉力。 《孟子•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強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qiáng1qiǎng2jiàng3 強强1qiángㄑㄧㄤˊ详细解释1.强壮;力量大(与“弱”相对)。 身强体壮、强权、强敌环伺。 2.使强壮;使强大。 强身、富国强兵。 3.刚毅;坚固。 坚强、强韧、刚强。 4.大;高。 阳光好强、识见比你强。 5.横暴。 强暴、强盗、强横。 6.以强力做某事。 强取、强占。 7.好;优越。 他的数学比我强。 8.有余;多一些。 四分之三强。 9.姓。 強强2qiǎngㄑㄧㄤˇ详细解释1.迫使。 强使、强迫、强逼。 2.勉强。 强辩、强忍、强颜欢笑、牵强附会。 強强3jiàngㄐㄧㄤˋ详细解释◎固执;不肯屈服。 倔强、脾气很强。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強的字源字形
含強字的成语庄敬自强 强记洽闻 词强理直 骋强背理 北方之强 争强赌胜 自立自强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