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廩 | ||||||||||||||||||||||||||||||||||||||||||||||||||||||||||||
释义 | 廩lǐn ㄌㄧㄣˇ 卷五㐭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五 㐭部 16画 U+5EE9 廩 力甚切 廪 㐭 、 廪 廩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五下反切力甚切頁碼第171頁,第11字續丁孫 㐭
廩異體廪
附注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卜辭)㐭,象露天的穀堆之形。今天的北方農人在麥場上,作一圓形的低土台,上堆麥稈麥殼,頂上作一亭蓋形,塗以泥土,謂之『花籃子』,與此相似。㐭是積穀所在之處,即後世倉廩之廩。」 附注《說文新證》:「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以為㐭、稟、廩一字,其說是也。金文加禾、米等義符,表示這是堆禾、米用的;或加攴。」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反切力甚反頁碼第426頁,第6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振,舉也。倉廩有戶牖,以防蒸熱也。」 反切………頁碼第427頁,第1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五下反切力甚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918頁,第1字許惟賢第406頁,第5字
段注穀者,百穀緫名。《中庸》注曰:振,猶收也。《手部》曰:振,舉也。《周禮》注曰:米藏曰廩。 宗廟秶盛。 段注秶各本作粢。今正。粢,稻餠之或字也。秶者,稷之或字也。《甸師》以共齍盛。鄭注齍作秶。云秶,稷也。穀者稷爲長。是以名云:在器曰盛。按《小宗伯》注云:齍讀爲秶。六秶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是則六穀稷爲長。故單舉秶也。許於《皿部》曰:齍,黍稷器也。盛,黍稷在器中也。字依《周禮》。此作秶盛者。齍秶古今字。《禮記》多用秶盛。故許從之。與鄭同也。 蒼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 段注蒼舊作倉。今正。㐭而取之之㐭,當作癛。癛癛,寒也。凡戒愼曰癛癛。亦作懍懍。《漢書》通作廩廩。許云:癛而取之。故謂之㐭。癛㐭㬪韵。如上文蒼黃取而藏故謂之倉。藏倉㬪韵也。上文云穀所振入也者。《周禮》所謂廩人掌九穀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也。此云宗廟秶盛,蒼黃癛而取之者。《穀梁傳》所謂甸粟而內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廩。《周禮》所謂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舉其重者以釋㐭之音義也。鄭云大祭祀之穀,藉田之收藏於神倉者也。不以給小用。《釋言》。廩,廯也。臧氏鏞堂曰:廯,古本當作鮮。舍人云:廩,少鮮也。《公羊》羣公廩注云:連新於上財令半相連耳。襄卄三年所傳聞注亦云:廩廩近升平。皆廩,鮮也之義。玉裁按。此與《漢書》廩廩庶幾,賈誼爲此廩廩,皆癛癛之假借也。 从入。 段注穀所入,故从入。 从回。 段注回之訓轉也。而此从回之意則如下所云。 象屋形。 段注謂外囗。舍下云囗,象築。此云象屋者,屋在上者也。㐭之戸牖多在屋。 中有戸牖。 段注謂內囗。小徐曰:戸牖以防蒸熱也。力甚切。七部。 凡㐭之屬皆从㐭。
段注會意也。稟亦聲。 廩字的相关索引
廩lǐn ㄌㄧㄣˇ 正文・寅集下广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寅集下 广部 16画 U+5EE9 廩 廪 𢈺 廩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广部 武英殿刻本: 第84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351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294頁,第20字 古文: 𢈺 音《唐韻》:力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力錦切,𡘋音凜。 例又,給也。 例又,天廩,星名。 例又,官名。 例又,與懍通。 例又,與𡒄通。 卷目:考證・寅集下 部首:广部 愛日堂藏本: 第211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7頁,第10字 《荀子・富國篇》桓窌倉廩者,財之末也。 謹照原文桓改垣。 注解〔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广部。 〔廩〕字拼音是lǐ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广、稟。 〔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ǐn] ⑴ 倉。如:“倉廩”、“義廩”。唐•皮日休《貧居秋日詩》:“門小愧車馬,廩空慚雀鼠。”⑵ 糧食。《管子•問》:“問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尹知章•注:“廩,米粟之屬。”宋•蘇軾《和公濟飲湖上詩》:“與君歌舞樂豐年,喚取千夫食陳廩。”⑶ 俸祿。如:“廩粟”、“廩稍”。宋•蘇軾《答楊君素》:“奉別忽四年,薄廩維絆,歸計未成。”⑷ 儲藏、積聚。《管子•山國軌》:“泰春,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廩之矣。”尹知章•注:“廩,藏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廩lǐn ㄌㄧㄣˇ 广部共16画半包围结构U+5EE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廪 广部 16画 13画 半包围结构 YYLT 86 、 OYLT 98 IYWD TGJM 00294 1686 U+5EE9 4134125251131234 点、横、撇、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撇、横、竖、撇、捺 㐭 、 廪 、 稟 、 𢈺 、 𢊬 、 𢊸 、 𢋏 、 𢋕 、 𥠌 廩字概述〔廩〕字拼音是lǐn,部首是广,总笔画是16画。 〔廩〕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广、稟”。 〔廩〕字仓颉码是IYWD,五笔是YYLT86,OYLT98,四角号码是00294,郑码是TGJM,中文电码是1686。 〔廩〕字的UNICODE是U+5EE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297,UTF-32:00005ee9,UTF-8:E5 BB A9。 〔廩〕字异体字是㐭、廪、稟、𢈺、𢊬、𢊸、𢋏、𢋕、𥠌。 廩的笔顺Loading... 廩的意思廩廪lǐnㄌㄧㄣˇ基本解释①倉。如:“倉廩”、“義廩”。唐•皮日休《貧居秋日詩》:“門小愧車馬,廩空慚雀鼠。” ②糧食。《管子•問》:“問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尹知章•注:“廩,米粟之屬。”宋•蘇軾《和公濟飲湖上詩》:“與君歌舞樂豐年,喚取千夫食陳廩。” ③俸祿。如:“廩粟”、“廩稍”。宋•蘇軾《答楊君素》:“奉別忽四年,薄廩維絆,歸計未成。” ④儲藏、積聚。《管子•山國軌》:“泰春,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廩之矣。”尹知章•注:“廩,藏也。” 廩字的翻译
廩的国语辞典解释廩廪lǐnㄌㄧㄣˇ详细解释名 1.粮仓。 唐•皮日休〈贫居秋日〉诗:“门小愧车马,廪空惭雀鼠。” 仓廪、义廪。 2.粮食。 《管子•问》:“问死事之寡其饩廪何如。”唐•尹知章•注:“廪,米粟之属。”宋•苏轼〈和公济饮湖上〉诗:“与君歌舞乐丰年,唤取千夫食陈廪。” 3.俸禄。 宋•苏轼〈答杨君素〉:“奉别忽四年,薄廪维绊,归计未成。” 廪粟、廪稍。 动 ◎储藏、积聚。 《管子•山国轨》:“泰春,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唐•尹知章•注:“廪,藏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廩的两岸词典解释廩廪lǐnㄌㄧㄣˇ详细解释1.粮仓。 仓廪、义廪。 2.〈书〉粮食。 唤取千夫食陈廪(宋•苏轼〈和公济饮湖上诗〉)。 3.〈书〉泛指俸禄。 薄廪维绊,归计未成(宋‧苏轼〈答杨君素〉)。 4.〈书〉由公家发给(粮食等)。 兀征声延部族老幼万人渡河南,遣使廪食之(《宋史‧卷十七‧哲宗本纪一》)。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廩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