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zhōu ㄓㄡ
篇目 卷十一
部首 川部
总笔画 6画
统一码 U+5DDE
字头 州
反切 職流切
异体字 𠃕 、 𠄓
关联字 洲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職流切頁碼第381頁,第8字續丁孫
水中可居者曰州,周遶其㫄,从重巛。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詩》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生也。
鉉注臣鉉等曰:今別作洲,非是。
異體𠄓
古文州。
附注段玉裁注:「以疊韻為訓。𤲮(疇),耕治之田也。」按:甲骨文、金文、古鈢都像河川中有沙洲的形狀。州為洲初文。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隻畱反頁碼第926頁,第1行,第1字述
水中可居者曰州,周繞其㫄。從重巛。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詩》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生也。
鍇注臣鍇曰:「古九州字與洲渚字同也,會意。」
反切………頁碼第926頁,第2行,第1字述
古文如此。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職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274頁,第2字許惟賢第989頁,第8字
水中可凥者曰州。
段注凥各本作居。今正。者字今補。《周南》。在河之州。《釋水》、《毛傳》皆曰:水中可居者曰州。
水𠣘繞其旁。从重川。
段注水字今補。𠣘繞各本作周遶。誤。今正。𠣘者,帀也。會意。職流切。三部。俗作洲。
昔堯遭洪水。民凥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段注州本州渚字。引申之乃爲九州。俗乃別製洲字。而小大分係矣。
詩曰:在河之州。
段注《關雎》文。證州之本義也。
一曰州,𤲮也。
段注以㬪韵爲訓。𤲮,耕治之田也。
各𤲮其土而生也。
段注人各耕治以爲生。此說州之別一義。其實前義內可包。
段注此像前後左右皆水。
朱一今加水作洲者,俗字。九州者,因當時洪水環流,故以水中可居名之也。
錢一洲乃俗字。洪水泛濫,平地盡沒,其可居者,惟數高原而已。而此數高原,皆各有水環其四圍,故曰水中可居者曰州。九州者,猶言九個水堆耳,後引申則凡人所居皆曰州。
錢二今俗作洲。洪水泛濫,平地盡沒于水中,可居者唯數高原而已。而此數高原各以水環繞四周,故曰水中可居者曰州。九州者,猶言九個水堆也。
州,江河中央可以居住生活的岛叫“州”,字形像河水环绕小岛,采用两个“川”会义。尧的古昔时代遭遇大洪水,当时的百姓只能住在 水中的高地,有的人称这些高地为“九州”。《诗经》有诗句说:“在河之州。”一种说法认为,“州”是“畴”的意思,各州的人各畴 其土而形成不同的州地。
甲骨文、金文及戰國文字「州」字的構形,左右兩條曲線,像河川的兩岸,中間像水中陸地,而水流包圍環繞其間,與《說文》古文構形相同。戰國晚期《睡虎地秦簡》已作「」,把左右曲筆類化為三「丩」,和漢碑文字相同。《說文‧巛部》:「水中可居者為州。?(周)繞其旁,从重川。」篆文的「從重川」,實則左右曲筆受中間筆形影響,類化為「」,而篆文「」隸變為「丩」,隸書因寫作「」,楷書為便於書寫,將折筆改為三個斜點,教育部標準字、規範字都寫作「州」。「州」,本義為水中可以住人的陸地。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卷別 正文 ・寅集中
康熙部首 巛部
康熙筆画 6画
五行 金
古文 𠄓 、 𠃕 、 𠛏 、 𣧓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巛部
武英殿刻本: 第769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324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265頁,第23字
古文: 𠄓 、 𠃕 、 𠛏 、 𣧓
音《唐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𡘋音周。《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主之。《廣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題辭》:州之爲言殊也。《釋名》: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時也、宮也、居也。《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分靑州爲營州。〔疏〕禹貢治水之時猶爲九州,今始爲十二州。《左傳》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則禹登王佐,還置九州,其名蓋如〈禹貢〉。〈禹貢〉:冀、兗、靑、徐、荆、揚、豫、梁、雍。《周禮・夏官》:九州,揚、荆、豫、靑、兗、雍、幽、冀、幷。《爾雅・釋地》:冀、豫、雝、荆、揚、兗、徐、幽、營,九州。〔疏〕〈禹貢〉有靑、徐、梁,無幽、幷、營,是夏制;《周禮》有靑、幷、幽,無徐、梁、營,是周制;此有幽、徐、營而無靑、梁、幷,疑是殷制也。《史記・孟子傳》:騶衍言中國名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爲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
例又,《周禮・地官》:五黨爲州。〔註〕州二千五百家。《論語》: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例又,國名。《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傳〕淳于公如曹。〔註〕淳于,州國所都,城陽淳于縣也。《括地志》:密州,安丘縣東三十里古州國,周武王封爲淳于國。
例又,邑名。《左傳・昭二年》:鄭伯如晉,公孫段相晉侯,曰:子豐有勞於晉,余聞而弗忘,賜女州田。〔註〕州縣,今屬河內郡。又,《春秋・成七年》:吳入州來。〔註〕楚邑,淮南下蔡縣。又,《史記・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註〕南郡有州陵縣。
例又,姓。《左傳・襄二十二年》:州綽出奔齊。〔註〕晉大夫。
例又,《爾雅・釋畜》:白州驠。〔註〕州竅。〔疏〕謂馬之白尻者也。
例又,與洲通。〇〔按〕《說文》引《詩・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
音又,叶專於切,音朱。《易林》:鸇鳩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電,霹我葺廬。
卷目:考證・寅集中 部首:巛部
愛日堂藏本: 第19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6頁,第8字
《左傳・昭二年》鄭伯如晉,公孫段相。
謹照原文二年改三年。
《襄二十二年》州綽出奔齊。
謹照原文二十二年改二十一年。
〔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巛部。
〔州〕字拼音是zhōu,独体字,可拆字为川、,五行属金。
〔州〕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是水中的陆地。
〔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ōu] ⑴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⑵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
部首 丶部
结构 独体字
造字法 会意字
五笔 YTYH
仓颉 ILIL
郑码 VDND
四角 32000
中文电码 1558
区位码 5461
笔画 434242 点、撇、点、竖、点、竖
异体字 洲 、 𠂗 、 𠃕 、 𠄓 、 𠚴 、 𠛏 、 𣧓
〔州〕字拼音是zhōu,部首是丶,总笔画是6画,是独体字。
〔州〕字是独体字,五行属金。
〔州〕字仓颉码是ILIL,五笔是YTYH,四角号码是32000,郑码是VDND,中文电码是1558,区位码是5461。
〔州〕字的UNICODE是U+5DD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030,UTF-32:00005dde,UTF-8:E5 B7 9E。
〔州〕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535,属常用字。
〔州〕字异体字是洲、𠂗、𠃕、𠄓、𠚴、𠛏、𣧓。
①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例如~县。杭~。
②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例如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名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2.同本义。后作“洲”islet。
引证 :水中可居曰州。 —— 《说文》
3.字亦作洲。
引证 :在河之州。 —— 《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4.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prefecture。
引证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 《说文》。按,即 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跨州连郡。 —— 《三国志·诸葛亮传》南越中数州。 ——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虚吏白州。 ——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守州城者。 —— 《资治通鉴·唐纪》
例如 :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5.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district。
引证 :州,国也。 —— 《广雅》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 —— 《礼记·王制》五党为州。 —— 《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晋于是乎作州兵。 —— 《左传·僖公十五年》虽州里行乎哉。 —— 《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州十有二师焉。 —— 《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 —— 《管子·度地》
例如 :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6.周代国名Zhou state。
7.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8.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9.姓。
名
1.水面上的陆块。
引证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
2.行政区域划分的名称。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例如 :苏州、加州。
3.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州绰。
副
◎稳固。
引证 :《国语•齐语》:“令夫士,群萃而州处。”
1.古时行政区域的名称。有些名称作为地名保存至今。
例如 :幽州、徽州、苏州、杭州。
2.指某些国家如同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如美国的纽约州、密西根州等。
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行政区域的名称。在省或自治区与自治县之间。
例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4.姓。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金文 商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赤县神州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九州四海 青州从事 神州陆沉 撞府冲州 神州赤县 跨州越郡 冲州过府 跨州连郡 南州冠冕 冲州撞府 齐州九点 骑鹤扬州 过府冲州 四海九州 撞府穿州 连州比县 连州跨郡 鹤背扬州 遐州僻壤 骑鹤上扬州 骑鹤望扬州 更多…
州长 州兵 州伯 州部 州城 州处 州倅 州党 州道 州都 州端 州府 州纲 州官 州官放火 州国 州花 州家 州聚 州郡 州里 州闾 州牧 更多…
广州 杭州 贵州 郑州 福州 兰州 神州 自治州 九州 卬州 安吉州 八声甘州 八州 北九州 北州 本州 边州 并州 沧州 宸州 赤县神州 刺史州 大九州 更多…
本州岛 并州刀 并州儿 并州歌 并州剪 并州器 沧州酒 沧州市 常州词派 常州话 常州画派 常州市 常州学派 潮州大锣鼓 潮州木雕 潮州市 陈州粜米 池州傩戏 冲州过府 冲州撞府 滁州酿泉 滁州西涧 磁州八景 更多…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