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寁 | ||||||||||||||||||||||||||||||||||||||||||||||||||||||||||||
释义 | 寁zǎn ㄗㄢˇ 卷七宀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七 宀部 11画 U+5BC1 寁 子感切 寁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七下反切子感切頁碼第241頁,第23字續丁孫 寁
附注王筠句讀:「《集韻》曰:『作屋居之速也。』葢為《說文》文義不順,欲增成之也,不知《釋詁》曰『寁,速也』,乃許君所本,特以字从宀,故言居也。此自是許君拘于部分耳。《止部》:『疌,疾也。』加宀,義仍不異,古人偶增偏旁,不須深求。」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四反切走敢反頁碼第617頁,第1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詩》曰:『不寁故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七下反切子感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361頁,第3字許惟賢第596頁,第7字
段注《止部》疌,疾也。疌爲凡速之詞。从宀則爲居之速也。《鄭風》。不寁故也。毛曰:寁,速也。用寁以言凡速耳。《周易》。朋盍簪。晁氏說之曰:簪京本,蜀才本作撍。陰弘道案張揖《古今字詁》。𢈻作撍。《埤蒼》云:撍,疾也。撍與簪同。王元叔謂卽詩不寁字。祖感反。玉裁按。𢈻卽寁。古宀广通用。葢《古今字詁》今字作𢈻。古字作撍也。 从宀。疌聲。 段注子感切。八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居之速也」,此說不通。《詩》「不[寁]故也」,毛傳訓「速」,其實[寁]止可訓居,或聚居之速也。 錢一「居之速也」,此說欠通。「不寁故也」之寁,疌之借,寁止應訓居,《說文》誤。⑴ 《詩》「不疌故也」,毛傳訓速,其實疌止可訓居。⑵○二說不同,疑後說誤。 錢二凥也。 寁字的相关索引
寁zǎn ㄗㄢˇ 正文・寅集上宀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寅集上 宀部 11画 U+5BC1 寁 寁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80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287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225頁,第1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子感切,音昝。 例又,《廣韻》:亟也。 音又,入聲。 音又,《正字通》:《正韻》二十一感,寁,速也。十葉,寁,亟也。亟與速義相近,分二音。 注解〔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寁〕字拼音是zǎ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疌。 〔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ǎn] ⑴ 迅速;快捷。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寁zǎn ㄗㄢˇ 宀部共11画上下结构U+5BC1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汉语字典 宀部 11画 8画 上下结构 PGVH JJLO WDXI 30801 无 U+5BC1 44515112134 点、点、横撇/横钩、横、横折、横、横、竖、横、撇、捺 𢧣 、 𢧺 寁字概述〔寁〕字拼音是zǎn,部首是宀,总笔画是11画。 〔寁〕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疌”。 〔寁〕字仓颉码是JJLO,五笔是PGVH,四角号码是30801,郑码是WDXI。 〔寁〕字的UNICODE是U+5BC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489,UTF-32:00005bc1,UTF-8:E5 AF 81。 〔寁〕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247。 〔寁〕字异体字是𢧣、𢧺。 寁的意思寁zǎnㄗㄢˇ基本解释◎迅速;快捷。 寁字的翻译
寁的国语辞典解释寁zǎnㄗㄢˇ详细解释形 ◎疾速、快速。 《诗经•郑风•遵大路》:“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寁的两岸词典解释寁zǎnㄗㄢˇ详细解释◎〈书〉快速。 无我恶兮,不寁故也(《诗经‧郑风‧遵大路》)。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寁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