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嬥 | |||||||||||||||||||||||||||||||||||||||||||||||||||||||||
释义 | 嬥tiǎo ㄊㄧㄠˇ 卷十二女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女部 17画 U+5B25 嬥 徒了切 嬥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了切頁碼第415頁,第6字續丁孫 嬥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徒了反頁碼第993頁,第2行,第2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了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477頁,第1字許惟賢第1077頁,第12字
段注直好,直而好也。嬥之言擢也。詩。佻佻公子。《魏都賦》注云:佻或作嬥。《廣韵》曰:嬥嬥,往來皃。《韓詩》云:嬥歌,巴人歌也。按《韓詩》云三字當在嬥嬥之上。其下六字乃張載注左語也。此皆別義。 从女。翟聲。 段注徒了切。二部。 一曰嬈也。 段注下文嬈下云一曰嬥也。二篆爲轉注。 嬥字的相关索引
嬥tiǎo ㄊㄧㄠˇ 正文・丑集下女部共17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丑集下 女部 17画 U+5B25 嬥 嬥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女部 武英殿刻本: 第641頁,第24字 同文書局本: 第272頁,第31字 標點整理本: 第209頁,第37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了切,音窕。 音又,《廣韻》、《韻會》、《正韻》𡘋徒弔切,音謂──嬥嬈,不仁也。 音又,《集韻》:他彫切,音祧──往來貌。 音又,田聊切,音迢──義同。一曰細腰。 音又,直角切,音濯──好也。 音又,他歷切,音狄──義同。 注解〔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女部。 〔嬥〕字拼音是tiǎ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女、翟。 〔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iǎo] ⑴ 身材直而美好。⑵ 娇艳。⑶ 古代中国四川一带的一种歌舞。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嬥tiǎo ㄊㄧㄠˇ 女部共17画左右结构U+5B25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汉语字典 女部 17画 14画 左右结构 VNWY VSMG ZMYN 47415 无 U+5B25 53154154132411121 撇点、撇、横、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嬥字概述〔嬥〕字拼音是tiǎo,部首是女,总笔画是17画。 〔嬥〕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女、翟”。 〔嬥〕字仓颉码是VSMG,五笔是VNWY,四角号码是47415,郑码是ZMYN。 〔嬥〕字的UNICODE是U+5B2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333,UTF-32:00005b25,UTF-8:E5 AC A5。 〔嬥〕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978。 嬥的笔顺Loading... 嬥的意思嬥tiǎoㄊㄧㄠˇ基本解释①身材直而美好。 ②娇艳。 ③古代中国四川一带的一种歌舞。 嬥的国语辞典解释嬥tiǎoㄊㄧㄠˇ详细解释形 ◎身材修长而美好。 《说文解字•女部》:“嬥,直好貌。” 名 ◎古代流行在巴蜀一带的歌舞。 《集韵•上声•筱韵》:“嬥,一曰巴歌。” 动 ◎跳舞。 《文选•左思•魏都赋》:“或明发而嬥歌,或浮泳而卒岁。”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嬥的两岸词典解释嬥tiàoㄊㄧㄠˋ详细解释1.〈书〉身材修长美好;美艳。 嬥嬥。 2.〈书〉跳舞。 或明发而嬥歌,或浮泳而卒岁(《文选‧左思‧魏都赋》)。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嬥的字源字形
嬥字组词嬥包儿 嬥歌 嬥换 嬥嬥 嬥嬥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