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坿 | ||||||||||||||||||||||||||||||||||||||||||||||||||||||||||||
释义 | 坿fù ㄈㄨˋ 卷十三土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土部 8画 U+577F 坿 符遇切 坿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符遇切頁碼第454頁,第39字續丁孫 坿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符注反頁碼第1069頁,第4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符遇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756頁,第1字許惟賢第1198頁,第3字
段注呂氏《春秋》。七月紀。坿牆垣。高注。坿讀如符。坿猶培也。十月紀。坿城郭。高注坿,益也。令高固也。按今多用附訓益。附乃附婁。讀步口切。非益義也。今附行而坿廢矣。 从土。付聲。 段注符遇切。古音在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附益、附屬,皆當作坿。附,培塿也。 朱二附益乃坿之借,附為附婁,附近乃駙之借。 錢一坿益、坿屬,今用附,非。附即培塿之培。 錢二坿益,今作附,非。附即培塿之培,(駙近)。 坿字的相关索引
坿fù ㄈㄨˋ 正文・丑集中土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丑集中 土部 8画 U+577F 坿 坿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30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227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9頁,第9字 音《廣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𡘋音扶──白石英也。司馬相如〈子虛賦〉:雌黃白坿。 音又,《集韻》:芳無切,音敷──編木以渡。一曰庶人乗泭。或作坿。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符遇切,音祔。 注解〔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坿〕字拼音是f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付。 〔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ù] ⑴ 同“附”。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坿fù ㄈㄨˋ 土部共8画左右结构U+577F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土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FWFY GODI BNDS 44100 8205 U+577F 12132124 横、竖、提、撇、竖、横、竖钩、点 桴 、 附 坿字概述〔坿〕字拼音是fù,部首是土,总笔画是8画。 〔坿〕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付”。 〔坿〕字仓颉码是GODI,五笔是FWFY,四角号码是44100,郑码是BNDS,中文电码是8205。 〔坿〕字的UNICODE是U+577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399,UTF-32:0000577f,UTF-8:E5 9D BF。 〔坿〕字异体字是桴、附。 坿的笔顺Loading... 坿的意思坿fùㄈㄨˋ基本解释◎同“附”。 坿字的翻译
坿的字源字形
坿字组词坿和 白坿 比坿 培坿 依坿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