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quān ㄑㄩㄢ juàn ㄐㄩㄢˋ juān ㄐㄩㄢ

卷六囗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六

囗部

11画

U+5708

渠篆切

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渠篆切頁碼203頁,第1

圈養畜之閑也。从囗𠨟聲。

卷别卷十二反切群宛反頁碼517頁,第5行,第1

圈養畜之閑也。從囗卷聲。

卷别卷六下反切渠篆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108頁,第3許惟賢489頁,第4

圈養畜之閑也。

段注畜當作嘼。轉寫改之耳。閑,闌也。《牛部》曰:牢,閑。養牛馬圈也。是牢與圈得通偁也。

从囗。卷聲。

段注考《公羊傳》文十一年。楚子伐圈。音義云:圈,《說文》作𡈕。而《集韵》卄五願云圈𡈕二同。養畜閑也。《類篇》圈𡈕分出。皆云養畜閑也。疑《說文》本作𡈕。後人改之耳。渠篆切。十四部。

養畜之閑。杯、捲(或作圈)實借㘣字。

《左傳》:「楚子伐圈」。《公羊》作「楚子伐麇」。麇聚=圈屬。凡相聚字如灌、圈、麇同聲。圈屬(《管子》)又作權屬,今作眷屬。

畫圈乃㘣之借。圈屬(《管子》)作「權屬」,亦作眷屬,實乃灌木之灌之借,最初只作吅。

飬畜之閑也。杯捲(或作圈)實借為圓字(?)引申為圓圈之圈(?)。杯圈正作㘣。

圈,饲养牲畜的栅栏。字形采用“囗”作边旁,采用“卷”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隸書及楷書等字形皆從囗、卷聲。從囗,表示圍住或一定的範圍;卷,本義是膝蓋彎曲處,引申為凡屈曲之稱。圍起一定的範圍空間,便是屈曲不直,故卷於此不但表示音讀,也表示意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99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512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397頁
4說文校箋第256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48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88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53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315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30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57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253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204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429頁【補遺】第16943頁
14通訓定聲第299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32頁【崇文】第2125頁
16說文句讀第812頁
17章授筆記第268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14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16頁,第3字

康熙字典原文

集韻》:驅圓切,犬平聲──與棬同,屈木所爲,巵匜之屬。或作桊、𥁠𥁸

又,《集韻》:去爰切,綣平聲。又,逵員切,音權──義𡘋同。

又,《唐韻》:其卷切;《正韻》:逵眷切,𡘋音倦。
說文》:養畜之閑也。
玉篇》:牢也。

又,《唐韻》、《集韻𡘋渠篆切,倦上聲。又,《集韻》:窘遠切,音𧯦──義𡘋同。

又,姓。漢有圈稱,撰《陳留風俗傳》,避難改姓卷。

又,《唐韻》:巨万切;《集韻》、《韻會》:具願切,𡘋韏去聲──與𡈕同,地名。
公羊傳・文十一年》:楚子伐圈。〔註〕求阮反,一音卷。
字林》:臼萬反。

又,《集韻》、《正韻𡘋去遠切,音綣。
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註〕圈,轉也,謂徐趨曳轉,循地而行也。〔釋文〕圈,去阮反,又舉遠反。

注解

名词

1.通“棬”。曲木做成的饮器wooden drink-vessel

毋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 《礼记》

2.注:“屈木所为,谓厄匜之属。”

似圈似臼。 —— 《庄子·齐物论》

3.圈子,环行物circle; ring

天下为之圈。 —— 《淮南子·原道》

眼圈;画个圈;银项圈;包围圈

4.区域;范围circle; group; area

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 —— 《淮南子》

5.圈套,引诱人上当或受害的计谋 trap

圈围

动词

1.形成一个圆环 circle

用木栏把房地圈起来;圈地(圈占的土地)

2.用圈作记号mark with a circle

圈去到字。 —— 宋· 洪迈《容斋续笔》复圈去而改为入。

圈声(用红笔在句子停顿处加圈);圈占(划定界限并占领之)

3.弯曲 bend

把胳膊圈过来;拱着腰圈着腿走路;圈盘腿(向外弯曲的畸形腿)

量词

1.计量环形事物 loop

一圈钢丝;打了六圈麻将

2.另见 juān;juàn。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5:08:27